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顺应群众期待,全力保障民生民利,是四川一直以来的核心工作。2017年,为了关注民生问题,办好民生实事,努力保证资金投入到位、政策支持到位、工作推进到位,省政府每月都在下发与民生相关的文件。其中,有关乎头等大事的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有与大家切身相关的医疗保障类方案,也有力保农民工工资落实到位的通知……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梳理了每月重要的民生类文件及解读,回顾2017年来与你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福利~
1月
12大政策支持农民工融为城市“新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如何能在城里留得住?好消息,四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四川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提出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12大政策,涵盖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主要领域。
农业水价迎新政 节约用水有奖励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发挥价格杠杆对农业节水的作用,保障供水工程良性运行,促进农业生产用水方式转变,四川省政府印发了《四川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建立农业用水节水奖励机制,对采取节水措施、调整种植结构节水的规模经营主体、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农户给予奖励。
五年分步走 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脱贫攻坚是我省的头等大事,我省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关系着民众的幸福生活,关于这场脱贫战役怎么打,四川省政府专门出台《四川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四川发布客户端梳理发现,在这场“重要战役”面前,四川提出精准实施贫困人口“五个一批”、集中解决贫困地区突出问题、抱团出击攻克“四大片区”等“招数”,立下愚公志,要用五年时间打好攻坚战,走出脱贫攻坚“四川经验”!
2月
全力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温度”
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从省政府网获悉,省政印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四川将从切实增强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责任感,着力保障重点群体的基本生活,加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投入,加快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机制四大方面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2017年四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提高到3300元/年
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强部门协作,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制度合力,以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为重点,科学管理、分类扶持,充分发挥农村低保制度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方案》显示,2017年全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由原来的2880元/年提高到3300元/年,达到年度动态调整后的国家扶贫标准。
3月
5大任务17项指标绘制四川环保规划路线图
四川省政府发布《四川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力争到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发展方式基本形成,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基本解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建立,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美丽四川建设取得新成效。《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生态保护三大指标体系,共计7类17项指标。
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更关系着城市、乡村孩子的未来发展。四川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就消除大班额、保障乡村教师待遇、随迁子女就学机制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切实保障孩子们的受教育权。其中,在消除大班额计划方面,《意见》明确要求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4月
四川将打造“八射三联”综合运输大通道
交通运输是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行业,四川尤为重视。为进一步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四川省政府公布《四川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打造“八射三联”综合运输大通道。《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互联贯通、功能完备、无缝对接、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其中,“十三五”期间,四川要打造“八射三联”综合运输大通道。
放宽城镇落户条件 使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进城容易落户难”是许多来到大城市打拼的民众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了解决民众们的“心头病”,使全体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四川省政府印发《四川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方案》,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合理引导人口向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等转移,推进我省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进程。
建立职业健康“黑名单” 失信单位将被联合惩戒
保障劳动者生命健康就是保障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根本利益,4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意见》,明确了职业病“防、治、保”各环节责任,对用人单位、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等方面分别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5月
四川明确中医药产业发展福利政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民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中草药产品已经成为不少人治病养生的主要选择,建立规范有序的中医药产业秩序成为省政府的重要工作。针对中医药产业,四川出台《四川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明确产业发展的福利政策,促进我省中医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保卫蓝天白云 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下发各市州
大气污染防治做得好不好?环境空气质量是优还是劣?对于老百姓来说,判断的最直接标准就是“蓝天白云”。如何留住“蓝天白云”,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民众关系的问题。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2017年度实施计划》,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分解到各市州,齐心协力打好这场大气保卫战。
6月
40项主要任务出炉 革命老区迎改革红包
2017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包括巴中、广元、达州、南充、绵阳五市全域。《方案》提出了40项主要任务,涉及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公共服务、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将中医诊疗服务纳入首诊范围
健康问题是民众关心的大事,医药卫生事业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回应民众关切,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需求,四川出台《四川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2017-2020年)》,部署加快建立符合省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规划》指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需求,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得到有效解决,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控制在30% 以内。
明确七大任务 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妇女儿童的权益保护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关注点,本着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妇女儿童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明确了七大任务,旨在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确保我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7月
四川实施药品购销“两票制”挤压药价水分
民众的健康是头等大事,满足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需求也是政府的基本工作内容,为了做好这些工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实施方案》,强调加强医疗和用药监管,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完善药品产业政策,努力建设健康四川。《方案》明确,要规范药品流通秩序,鼓励药品流通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托管、参股和控股等方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跨区域发展,培育现代药品流通骨干企业。
四川部分第二类疫苗将提供儿童免费接种
疫苗管理工作是落实民众健康保障的重要一环,四川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对疫苗的采购、运输、管理、接种、疫苗异常反应补偿等各方面做出了详细安排,并特别提出在财政可负担的情况下将相关第二类疫苗纳入我省免疫规划,免费提供儿童使用。
8月
四川城乡医保补贴将提高到450元
医药卫生与每个老百姓切身相关,2017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提出“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50元”等57条医改重点工作。2017年,我省从医疗、医保、医药等方面“开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推动健康四川建设。
合理布局健身休闲产业 打造幸福四川
2017年8月,省政府公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焦点对准国民健身和休闲的不同需求,旨在为老百姓健身休闲铺路。实施意见指出,到2025年,四川将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市场机制和政策环境更加优化,产业体系日趋合理,消费能力明显提升,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更加密切。创建2个国家级国民休闲运动中心(基地),打造10个省级国民休闲运动中心(基地),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
9月
关注“小问题” 四川迎来“厕所革命”
小问题反映大民生,日前,四川就出台了一个方案,关乎我们大家的“小问题”。俗话说:“人有三急”,你是否遇到过“如厕难”问题,亦或是厕所卫生环境难以下脚的尴尬?别担心!为了解决大家遇到的这些“小尴尬”,四川专门出台了《四川省“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17-2020年)》,力争到2020年,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规范标准等方式持续推进“厕所革命”,4年内共新建和改建厕所19307座。
到2020年四川“互联网+政务服务”将覆盖到村级
“办证多、办事难、多头跑、重复跑、跨地跑”这些阻塞老百姓办事的心头梗,几年后都将成为过去式!我省在政务服务领域“动刀子”,旨在让帮助老百姓办事更便捷。省政府网印发《四川省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要求2017年底,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到2020年底,力争让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
给政策发红包 四川为就业创业护航
近年来,蓉城招揽人才亮出了各种大礼包分量十足,吸引眼球,成都的“双创”氛围是四川的缩影,四川一直把就业创业放在重要位置。四川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就业创业者派发新一轮政策大礼包。《意见》提出了多种补贴优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就业困难人员,给予创业补贴。
10月
为社会办医“开绿灯” 有条件纳入医保定点
你经历过看病难、挂号难吗?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全面二孩”时代的到来,大型公立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已成普遍……怎么解决?支持社会办医是解决矛盾的途径之一。为此四川出台《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实施方案》,将从拓展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扩大行业开放、政策支持等多方面支持社会办医。《方案》提出,四川落实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有关规定,医保管理机构与社会办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在程序、时限、标准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对待。
四川省政府批准南部县等5个县退出贫困县
脱贫攻坚是我省的头等大事,2017年10月,国家级贫困县南部县、广安市广安区经省级核查、社会公示和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等程序,省定贫困县蓬安县、广安市前锋区、华蓥市经省级核查、社会公示等程序,达到贫困县退出相关指标,符合贫困县退出标准,批准退出。
构建完善养老体系 让川内老年人老有所依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省老龄事业改革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预计到2020年,全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1866.7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22.66%,老龄化程度居全国前列。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确保全省老年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省政府出台《四川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省老龄事业发展整体水平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1月
探索修复保护新模式 三年完成九寨沟恢复重建
九寨沟灾后重建一直备受大家关注,2017年11月7日,省政府正式印发《“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地质灾害的防治作为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生命工程,同时探索自然遗产地修复保护新模式。九寨沟景区何时开放?《规划》明确,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在安全评估基础上力争早日实现景区开放。
关注农房改造 269.6万户农村土坯房将换“新”
2017年11月,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农村土坯房改造行动”实施方案》,计划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坯房特别是危旧土坯房改造。根据《方案》,到2022年基本完成全省269.6万户农村土坯房的分类改造整治工作。《方案》明确,要统一规划设计,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结合当地实际设计满足国家及地方规范标准的土坯房改造方案图集,免费向群众发放。
四川36条政策措施支持九寨沟灾后恢复
为更好地完成“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意见》从资金补助、税收减免、生态恢复、景区恢复、民生保障等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共计十大方面36条具体政策措施。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到位;鼓励自主创业,给予住房补助,民生保障不缺位;修复森林,规划产业, 生态、产业重建全方位。
12月
全力保障农民工工资落实到位
为深入推进我省农民工欠薪治理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确保辛苦一年的农民工拿到钱回家,四川将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省政府出台《关于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9方面入手 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
四川出台《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意见》从脱贫攻坚、基础建设、发展优势产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民族文化发展、生态保护、民族团结、民族事务管理水平等九个方面入手,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出台五个专项方案 给九寨沟“补妆”
2017年,省政府出台《“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5个专项实施方案》,四川两个月出台三个九寨沟灾后重建相关政策。《方案》从生态环境修复、地质灾害防治、景区恢复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建、城乡住房重建五个方面入手,全面展开九寨沟灾后重建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方案》中提到,在九寨沟景区恢复中,将景区分为生态保护区、封闭保育区和开放游览区共3个功能区。在开放游览区中提出,有序组织游览,根据保护与修复的具体情况逐年增加面积。开放游览区一期(2018年),恢复总面积108平方公里。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李倩 实习记者 张诗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