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今天上午,四川省环保厅“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新闻通报会在环保厅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四川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实施。据了解,《规划》是“十三五”时期我省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纲领,依据《环境保护法》规定,编制实施。《规划》贯彻落实了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承载了全省社会各界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新期待,突出了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标指标
7类17项指标
画出全省环保规划“十三五”路线图
《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发展方式基本形成,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基本解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建立,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美丽四川建设取得新成效。由此,《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生态保护三大指标体系,共计7类17项指标。
环境质量指标
3项大气指标
到2020年,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3.5%、细颗粒物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浓度5年下降18%、地级及以上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下降达到国家要求。
4项水指标
到2020年,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国控断面水体比例达到81.6%、消灭地表水质量劣于V类国控断面水体、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量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大于97.6%、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极差比例控制在5.9%左右。
2项土壤指标
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国家要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污染物排放指标
4项主要污染物减排
到2020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2.8%、13.9%、16%、16%。
2项区域性污染物排放
到2020年,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减少5%,重点区域总磷减少10%。
生态保护指标
1项生物多样性
到2020年,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物种及四川特有物种保护率大于95%。
1项生态状况
到2020年,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属县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大于64.7%。
◎主要任务
5大主要任务
精准发力确保完成任务指标
记者看到,《规划》确立了5大主要任务以精准发力,确保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强化生态环境空间管控
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前端防控。一是突出贯彻国家和省委绿色发展战略。二是突出以环境保护深化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突出以加强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节约,着力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打好“三大战役”
一是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大气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和限期达标,分区施策,精准发力,抓好“减排、压煤、抑尘、治车、控秸”,联防联控,对五大区域重点实施有针对性的颗粒物控制措施。二是打好水污染防治歼灭战。实施水环境质量控制单元管理,加强重点流域综合防治,保护饮用水和良好水体,整治黑臭水体,实施小流域和地下水污染治理,明确了重点整治城乡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清单,基本消除岷江、沱江、嘉陵江干流及其一级支流劣Ⅴ类水体。三是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持久战。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分类管理农用地,管控建设用地风险,开展修复示范。
统筹城乡治理
一是实施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计划。二是深入推进重点污染物减排。三是加强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四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是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基本淘汰全部黄标车,综合控制城市交通污染,加强船舶污染控制。
防控环境风险
严守环境安全底线,提升环境风险防控基础能力,将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事前严防、事中严管、事后处置的全过程、多层级风险防控体系。一是深化重金属污染防治。二是提高危险废物管理和处置水平。三是夯实危险化学品风险防控基础。四是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管理。
构筑生态屏障
一是开展生态示范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二是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试点,95%的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物种及四川特有物种要得到保护。三是提升自然保护区管护水平,明确了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达到规范化标准的比例要分别达到80%和50%。四是推进生态扶贫,优先推进贫困地区生态建设,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减贫示范,推进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治理。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于谭阳
想获取更多政务新闻及服务资讯,请下载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政务客户端——四川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