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足球运动的发展一直以来受到国人关注,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对于足球运动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日前,为进一步推进四川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加快发展,四川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壮大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的规模,加快建设20支左右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含女队),开展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分级评审,推广普及足球文化,发展学生足球社团,让足球运动融入学生生活、扎根校园。
据悉,我省将构建青少年校园足球课余训练机制,利用课余、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遴选有足球运动潜质、热爱足球运动的学生参加校园足球课余训练,进一步提高校园足球运动水平。此外,鼓励和支持各地校足办和足协建立学区级、县(市、区)级和市(州)级 “满天星”精英训练营,选拔区域内的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利用课余、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进行集中训练和比赛。
我省还将进一步完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推进校园足球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意见》特别之处,在选拔性竞赛中,凡入选省级各组别最佳阵容的队员,授予国家三级、二级运动员称号;入选全国各组别最佳阵容的队员,授予国家二级、一级运动员称号。国家运动员等级证书、荣誉证书作为就读校园足球基地校、报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重要依据。
另外,足球特长生在升学时将获得政策福利,《意见》提出,在国家考试招生入学制度改革总体框架内,创建命名一批中小学校园足球基地学校,允许基地学校跨区域招收足球特长生,允许足球特长生在升学录取时合理流动,畅通校园足球学生运动员进入上一级学校、各类优秀运动队、有关足球职业俱乐部的通道。
此外,自2018年起,省校足办将组织专家分批次对全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单位开展现场评估,按照评估结果分别确定为“特色示范学校”或“特色学校”并正式命名授牌。评估结论为“不合格”的,取消“特色学校建设单位”称号,取消省级专项扶持资金并全省通报。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李倩 实习记者 张诗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