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土地托管服务 宣汉县稻田养鱼促农增产增收

2017-08-27 19:10:02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养出稻田鱼高产高效益,土地托管托出三方共赢。”8月26日,记住驱车来到宣汉县胡家镇鸭池村,只见一片黄澄澄的稻谷里飘逸着这样一幅标语,充分展示了宣汉县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的成效。

宣汉县稻田养鱼

近年来,宣汉县积极探索推行土地托管服务,大力发展稻田养鱼,提升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效益,有效激发了土地“钱”力,形成了农民增收、土地增效的良好局面。

稻田养鱼,为土地增“钱”力

宣汉是全省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成立了宣汉县农村合经济组织联合会胡家分会,建立了宣汉县家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在胡家镇鸭池村创新推行土地托管服务,大力发展“稻鱼综合种养”,破解农村土地撂荒问题,增加集体经济。

“稻鱼收获后,专合社将以最低保护价收购,价格随行就市,不用担心销路。”宣汉县家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袁军说,一田双收:稻谷按亩产1000斤计算,一亩稻田可收入1200元;鱼按亩产300斤计算,一亩鱼可收入3000余元……稻鱼亩收入达4200余元,比种单一的传统作物稻谷增加不少收益。

“有专合社和专家帮助农民种地,还不影响打工赚钱。”鸭池村一组村民赵伟昌说,不少农户将土地托管给供销社后,还能在家门口务工,“我们打工一天可挣90元,一个月下来,稳定收入有2000元左右”。

目前,鸭池村实施土地托管,发展稻田养鱼面积达2000亩,不断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效益,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进一步激发土地‘钱‘力。”

土地托管,让种地更省事

土地托管的核心是土地资源、农机资源、其他服务资源等要素的整合,通过规模化和机械化,实现降低成本、农民受益、服务社会的目标。

今年5月,家住宣汉县胡家镇鸭池村的宋翔云发展稻鱼6亩,黄澄澄的稻谷笑弯了腰,一片丰收的景象。

今年50多岁的宋翔云是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多年的辛苦操劳,让他壮实的身上“镀”了一层古铜色。“以前忙活一夏能晒脱皮,现在专合社提供的土地托管服务,有人帮种、帮收,种地更省事了!”看着挂满了黄澄澄的稻谷,袁军满脸喜悦。

宋翔云与宣汉县家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签订了6亩土地的托管协议,大力发展稻鱼综合种养。宣汉县家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种子和鱼苗供应、技术指导及稻鱼收购,约定最低保护价并实时调整收购价,确保农户销售无忧。

据宋翔云介绍,他今年种植的6亩稻田,可收割稻谷3000余公斤,可收鱼900余公斤,年收入可达万余元。

宣汉县家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袁军介绍,在胡家镇鸭池村最早试点托管土地,面积达2000亩,与数十户农民签订了土地托管服务协议,为农民节约直接种粮成本数万元。

种地兼打工,里外都是收益

土地托管业务从起初农民“不买账”,到如今广大农民自己算好了“收益账”。

家住宣汉县鸭池村的村民赵伟昌,家里有土地2亩。由于没有机耕路,耕种很费劲。3年前,他与宣汉县家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签订土地托管协议,由专业合作社直接将种子、化肥等农资送到地头。“种地还不耽误外出打工,里外都是收益。”如今,赵伟昌积极签订了土地托管协议。

赵伟昌算过一笔账:土地托管前,外出打工的农民因返乡务农,按夏、秋两季20天计算,每人就减少劳务收入2000元左右。

托管后,专合社负责种、管、收等各个环节,每亩土地每年为农民节约支出50元左右;不用返乡,农民每年务工收入可增加2000元。

“一减一加,每户农民增收不少。”赵伟昌说,加入土地托管后,农民不用再四处购买农资、租用农机,真正做到了省钱省事更赚钱。
                    
张平 漆楚良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邹辉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