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峨边谋灵活就业“新路” 助返乡农民工渡“疫”关

2020-05-23 08:01: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工地迟迟没有复工,多亏乡政府及时号召‘老莫苏’(彝语:长辈)带着我夫妻俩上山打笋子,今年的收入才有了保障。”家住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杨河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玛赫哈布感概地说,他们一家通过采笋灵活就业,短短一个多月就挣了2万多元。

峨边彝族自治县地处西南小凉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出美味的“峨边竹笋”。每年农历3-5月是当地的采笋季节,有经验的“采笋人”会带着亲朋好友、乡亲邻里走进茂密的山林,采收这份大自然的馈赠。

疫情发生以来,峨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尤其是返乡贫困农民工就业工作。针对“外出人员减少”、“返岗复工延迟”、“本地吸纳有限”、“群众增收困难”等具体问题,积极谋划灵活就业“新路子”。结合本地竹笋特色农产业,广泛发动引导返乡农民工、贫困劳动力从事季节性灵活就业,进山采笋增加收入。

依托本地60万亩林竹优势资源,峨边县发动2500余名劳动力(其中返乡农民工650人)进山采笋,人均实现增收8000余元。同时,进一步加大新增灵活性就业岗位,期间过渡性安置756名返乡农民工从事疫情防控公益性岗位;在竹笋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基地、协作扶贫车间等安置67名贫困劳动力季节性务工;在建筑工地、高速公路等政府程项目新增就业岗位360余个。

据统计,今年1-5月,该县实现本地灵活性就业2574人(其中,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1250人),劳务经济收入达3861万元。

潘蒙佳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李举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