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初夏时节,乐山市夹江县黄土镇红光村,满眼翠绿的秧苗长势喜人。种粮大户翟仕伦忙碌在水稻田里,孕育致富的希望。
这两年,翟仕伦流转了红光村300亩土地,上半年种植水稻,下半年种植中药材泽泻,两季轮作,效益非常可观。水稻刚好抵去土地流转费,泽泻全部是纯收入。通常种植泽泻每亩收入3000元左右,除去成本,年收入达34万元以上。
稻田收割之后种中药材,成为当地村民的首选。然而,黄土地种出“金娃娃”,离不开夹江县打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牌”。
成立于2015年的夹江县村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拥有1360亩种植基地,采取“代耕”、“代种”、“代防”、“代收”的全托管服务,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大主流。
近日,记者在合作社看到,中药材川芎加工车间热气腾腾,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通过烘干精选之后的半成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安徽、河北、广州、广西等地。
“我们从耕地、育苗、飞防、收割、烘干、加工、储存、销售等方面,通过一条龙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销售收入,保证质量安全。”合作社副理事长王建成介绍,依靠专业化、规模化的运作,有效保证种植户的产出效益,老百姓把合作社当成致富增收的“田保姆”。
目前,该合作社主要发展中药材泽泻、川芎和水稻轮作种植,实现土地托管17200亩。统一采购农资、农药,统一病虫害防治、机械化作业,大大地节约种植成本,增加收入。
时下,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发展现代农业上的作用愈发凸显。代表高效农业生产的“村姑托管模式”,成为夹江县新型现代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一个样板,大踏步地向“乡村振兴”奋进。
邹勇智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李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