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5月11日,绵竹市“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活动江苏省对口援建感恩致谢座谈会举行。据了解,江苏省对口援建绵竹市,共投入援建资金110亿元,完成援建项目295个。
江苏和绵竹人民携手并肩,同甘共苦,重建家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结下了弥久的友谊。在对口援建绵竹市的过程中,江苏省共支持农房重建13.96万户,建设城镇廉租房和安置房1.26万套;建成学校64所,医院29所,文化、民政等其他公共服务设施项目41个;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138个,修建城乡道路近1000公里。同时,还规划建设了绵竹江苏工业园、汉旺无锡工业园、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帮助绵竹2万多人实现就业,形成了长期劳务合作关系。另外,还积极做好支警、支教、支卫工作,组织绵竹基层干部、教师、医护人员到江苏轮训,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感恩会上,绵竹市委书记陈万见首先代表51万绵竹人民,对江苏亲人和各界嘉宾光临绵竹表示热烈欢迎,并满怀深情地向大家报告了绵竹市十年振兴发展情况。他强调,绵竹永远铭记,在大灾前面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德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永远铭记,全国各族人民的同胞之爱和社会各界的温暖之手;永远铭记,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的千里驰援、生死营救;永远铭记,江苏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支援绵竹。
据了解,这些年来,绵竹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省级现代农业重点县、工业强县示范县、旅游经济强县、服务业强县等。
“如今的绵竹,承载着江苏援建的无疆大爱,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城市品质实现飞跃性提升、人民生活实现显著性提高。”陈万见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德阳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把党恩、国恩,把社会各界和江苏人民的关爱,化作加快推进绵竹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力量,把绵竹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更加和谐。
德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辉在致辞中说,十年来,绵竹从困境中奋起,从悲壮走向豪迈,取得了灾后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的巨大成就,正信心满怀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江苏人民千里驰援倾力相助,我们将永远感恩;苏绵情谊天长地久历久弥新,我们将世代珍视;未来发展任重道远前景光明,我们将砥砺奋进。真诚希望与江苏携手合作,在产业承接、人才培养、园区共建、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邢春宁在感恩会上表示,“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击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江苏省委、省政府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举全省之力对口支援绵竹市灾后恢复重建,苏绵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灾后十年,绵竹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成就是新时期绵竹精神“敢想敢干敢担当,创新创业创一流”的真实写照,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的继承和延续。援建工作虽有终点,但苏绵两地人民始终相互牵挂,友谊天长地久。今后,我们要发挥两地优势,坚持市场运作,继续在工业、农业、旅游、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友好合作和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绵竹高新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绵竹医院、绵竹中学、中航宝胜电缆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和2016年“全国最美家庭”金花镇李德萍分别走上发言席,用真实的数据和感人的事迹讲述了绵竹工业经济、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方面发展情况。时任江苏省对口援建绵竹指挥部总指挥梁学忠,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时任江苏对口援建绵竹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李亚平,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时任江苏对口援建绵竹指挥部副总指挥刘大威,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时任江苏对口援建绵竹指挥部副总指挥王永安等江苏省对口援建代表发言,大家纷纷表示,到绵竹开展对口援建工作是自己一生最宝贵的财富,绵竹是我们永远的牵挂。此次回绵是一次感恩之行,我们要感恩伟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衷心祝愿绵竹的明天更加美好,绵竹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绵竹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冯军宣读了《绵竹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王志忠等14位人士绵竹市荣誉市民称号的决定》。绵竹市委副书记、市长邹远骏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曲华江,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周明浩,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罗登亮三位绵竹荣誉市民代表颁发证书。
张红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