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6月14日,四川省图书馆第一学术报告厅,中药学博士、免疫学博士后夏隆江以《厨房里的中医药智慧》,带领读者走进厨房,在一植一食里,解读根植于烟火气里的中医药生活智慧,诠释着“医在厨房,养在平常”的成都式养生哲学。
此次活动由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四川省图书馆学会、成都市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成都市青少年宫、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也是“公园城市·幸福成都──成都市青少年宫少先队校外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这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不仅揭开了厨房里中医药智慧的面纱,更让听众们看到了中草药文化背后沉甸甸的生态责任。
“厨房,不仅是烹饪美食的场所,更是隐藏着丰富中医药智慧的‘天然药房’。”夏隆江介绍,在我们一日三餐的食材里,藏着精妙的养生哲学。他以四季为引,将深奥的中医理论化作生动的生活指南,“比如我们春天宜辛忌酸,夏天宜苦忌咸,秋天宜酸忌辛,冬天宜咸忌甘。”他还以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为例,解读背后的养生密码。提到生姜,大家并不陌生。夏隆江介绍:“姜,性辛微温,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适合寒湿体质的人。但阴虚内热者要慎用。”
四川山川纵横、气候多样,孕育了丰富的植物,也不乏千余种道地药材。这样的特色让四川有“中药之库”之美誉。夏隆江提到,四川人爱吃的花椒,不仅是火锅标配,更是一味良药。它性能辛、温,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之效用,适用胃寒腹痛、风湿痹痛、虫积腹痛、寒湿泄泻。不过,他也提醒,阴虚火旺者、孕妇慎用,过量易耗气伤津。
成都市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草药既是餐桌美味,又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持续开展更多寓教于乐的科普活动,让动植物保护知识走出书本,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