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创文进行时 | 十年磨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吹响最后集结号 70万西昌人家乡需要你!

2017-09-05 15:41:57   西昌发布

这是一个近十年的故事,一路走来,它见证着西昌这些年的变化,凝聚着西昌发展的点点滴滴,也记录了你我的每一点变化!
 
多年来,西昌市集山水城市一体发展之势,扬群众向上精气神,占首位城市发展综合实力,向着既定目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击鼓前行。

一路走来一路歌,西昌用了近10年时间。

2008年西昌启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了发展中的“中国实力”“中国自信”,并获得了世界各国的赞赏。同年,西昌市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成功创建省级、国家级文明城市”的响亮口号。

2010年、2013年先后获得“四川省文明城市称号”

2011年、2014年分别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从2008年西昌市启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始,2010年、2013年先后获得“四川省文明城市”称号,2011年、2014年分别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2015年被中央文明委确定为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体系调研点

2015年,获得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资格,并被中央文明委确定为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体系调研点。同时,今年将接受四川省第四届文明城市测评验收。

历经近10年的不懈磨砺,2017年将迎来“创文”征途上最为关键的时刻--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全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是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

作为一个县级市,要想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攻城夺旗,西昌的底气从何而来?

从“黄金十年”到“铂金十年” 西昌有冲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底气和实力

保持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需要一个城市长葆发展的澎湃活力和群众昂扬向上的饱满精气神。

“黄金十年”期间,是西昌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十年,也是西昌历史上乘势而上、持续跨越的十年。

2016年,西昌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7.2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20.4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现已跃升至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85位、全国州盟首府城市第2位,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县市第1位。
从“黄金十年”到“铂金十年”,正是因为有了“黄金十年”,西昌持续不断的发力、持续不断的奋斗,才有今天可以称道的成绩,也才有未来可以加速度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更有了冲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的底气和实力。

从“保”到“创” 西昌有保持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勇气智慧和能力

保持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西昌有足够的底气。当前,区域和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经济指标变为经济实力、生态环境、和谐程度等综合指标的全方位竞争。

近十年来的西昌同城共创,“国家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县”、“国家森林城市”等一批城市品牌揽入怀中,还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荣获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马拉松最美赛道、中国最值得去的十座小城市之一、四川省十大宜居城市、四川省第一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殊荣,正因如此,西昌顺利进入了央视主办的《魅力中国城》复赛,为文明城市创建累积了丰富的创建经验和坚实的创建基础。

西昌连续十年开展“影响西昌十大事件”和“感动西昌十大人物”双十评选活动,推出一、二、三产业各30个领军人物,在全市宣扬30个百姓身边的善行榜样,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周世云、陈菊、陆敏、李华云、陆建仁等评为“四川好人”,“开水爷爷”施永清荣登“中国好人榜”。

“开水爷爷”施永清

创新性开展“最差小区”、“最脏街巷”、“十类不文明行为”、“公交车、出租车司乘人员十大最不文明行为”等反向评选活动,并将“最差小区”、“最脏街巷”整改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完成了20个最差小区、10条最脏街巷的整改工作,整改成效均得到了市民的高度认可。出台《西昌市诚信“红黑名单”制度》,率先在工商、生产、交通、税务等重点行业开展“红黑榜”公示,定期向社会发布“红黑名单”,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创新载体,融入网格,着力在科学创建上下功夫,把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融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充分运用这一平台,提出以“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利民”为宗旨,积极探索坚持以人为本,城乡共创、依法治市和可持续发展的四项原则,着力在科学、统筹、联动、深化、提升等五个方面下功夫的“三四五”工作法,积极探索具有西昌特色的民族地区文明创建之路。

创建过程中事不避难直面问题 西昌有解决问题的信心闯劲和办法

创建之初,西昌和众多城市一样面临经济实力不雄厚、老城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差,城区“牛皮癣”治理难等压力。

创建过程中,西昌事不避难直面问题,围绕测评体系的4方面、18个重点工作推出学习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服务清单、成绩清单“六张清单”,建立以“要事第一、一事一列、一人为主、一段一结”的“四个一”工作法,形成工作倒逼机制,决心再加砖瓦、再添动力、再增措施,再次吹响向全国文明城市前进的集结号,推动创建工作落细落小落实,文明创建水平得以破茧成蝶。

面对群众想要完善老城区基础设施的热切期盼,西昌对老城区供排水、电网、道路和历史古迹等进行全面改造和维护;为提高交通服务能力,西昌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着力构建大交通发展支撑体系,加快完善铁路和高速公路运输干线网络;为全面深化依法治市,西昌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做好民生诉求、困难群众、稳定工作“三本台账”,分级、分类全面解决群众的困难。此外,西昌还投资40亿元,完成了邛海湿地恢复工程;建成 “市、乡、村、组”四级环卫体系。

城市因创建而美丽!在一幅幅生动画卷的背后,是西昌人不甘落后砥砺奋进的不懈追求。我们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十年磨一剑,西昌有攻城夺旗的充足底气!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