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海峡两岸青少年张大千艺术交流活动在内江开幕

2017-08-25 09:14:12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8月24日,2017·海峡两岸青少年张大千艺术交流活动在内江举行。两岸青少年相聚张大千故里共话大千艺术,共谋交流发展。活动邀请了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刘兆玄、著名书画家李毂摩、廖文潭、姚淑芳以及来自台湾的30余名具有艺术、文创特长的青少年参加活动。

省政协副主席唐坚、内江市委书记马波、省台办主任周敏谦、团省委书记刘会英等出席了活动开幕式。

生于内江 终于台北 两地共同“大千文化”

张大千1899年出生在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1959年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首次举办“张大千先生国画展”。1976年张大千举家移居台北。台湾教育部颁赠“艺坛宗师”匾额。1983年4月2日张大千因心脏病复发,医治无效,在台北病逝,终年84岁。大千文化是两地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搭建起了两地文化交流合作的纽带和桥梁。

在内江和台北均建有张大千纪念馆。台北张大千纪念馆位于台北市士林区,由台北故宫博物院规划成立并管理;内江张大千纪念馆位于市区东桐路圆顶山,五个展区以数百件照片、实物、诗笺、书信、画稿、画集、书籍及书画作品,分别展示了张大千的生平事迹、艺术进程、艺术特色、艺术成就及在世界艺坛的影响和地位。张大千先生的作品由于过于珍贵,已列入限制出境保护名单内。

翰墨飘香中交流艺术 缔结友谊

2017·海峡两岸青少年张大千艺术交流活动内容丰富,除开幕式及两岸青少年才艺交流荟之外,作为“诗书画之乡”的内江还举行了海峡两岸青少年书画交流笔会,大陆著名书画家邱少秋、廖心永,台湾著名书画家李毂摩、廖文潭等共同为笔友会开笔,开启两岸青少年的艺术交流创作。

内江人文荟萃,孕育了包括张大千在内的孔子之师苌弘,南宋宰相赵雄、明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赵贞吉,唐朝开元年间范崇凯、南宋状元赵逵、末代状元骆成骧;国画大师张善孖,新闻巨子范长江,被孙中山授予“大将军”称号的喻培伦等“一师、二相、三状元、四大家”。参加此次交流活动的两岸青少年和嘉宾,还分别前往隆昌石牌坊难关、古宇湖、内江张大千纪念馆、甜城故事雕塑、圣水寺以及范长江纪念馆等地进行文化交流考察。两岸青少年在交流活动中用心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在翰墨飘香中增进了了解,结下了友谊。在才艺交流荟上,男生独唱《我的中国》、台湾青年独唱《青花瓷》、川剧选段《望月思乡》均表达出了两岸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蓬勃的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

甜城与宝岛始于文化  延于经贸

内江与台湾不止在文化交流上,在产业发展上也合作成果丰硕。此次交流活动中,还邀请了两岸几十位文创青年以及在内江的台商代表参加。在台湾文创一直深受文青喜爱,多地都有特色文创园区。2016年12月3日,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在成都理工大学启动国内首个文理融合的“一带一路”青年文创平台,吸引更多海内外青年人共享创业机会。

参加活动的两岸文创青年,围绕大千文化产品的开发包装与营销举行创业创业沙龙,并在永安镇尚腾新村开展文创研习营活动。永安镇尚腾新村位于内江市市中区永安镇,是借用国画大师张大千为著名长寿画家晏济元先生故居题“尚腾山庄”而命名,是集乡村旅游、书画文化、观光农业为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尚腾新村以家园、花园、庄园、乐园“四园”为主题,打造“以旅促农,农旅结合、文旅融合”的示范区给两岸文创青年留下深刻印象及文创启发。

近年来,内江与台湾交流形式日趋活跃,内容日渐丰富。两岸大千主题交流活动连年举办,高层论坛、书画笔会、学术研讨、美食专场等交流轮番开展,同胞亲情不断深厚,内江也成为张大千先生门人弟子的朝圣之地和心怀大梦的创业青年的梦想之城。2001年旺旺集团到内江投资建厂,拉来了两地经贸交流合作的序幕。之后,内江建成了四川省第二个台商工业园,与台湾电电工会、共商建研会、三三会等行业协会有较好的交流合作,巨腾、佳美等一大批知名台企相继落户内江,产业涉及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再生资源等七个大类,总投资达到64亿元。台湾已经成为内江第三大境外投资来源地,是内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学谦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