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进入汛期,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为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救大难”和“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进一步提高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8月21日下午,内江市举办2017年抢险救灾应急处突实战演练。
整个演练按照实战化标准,模拟山体滑坡、水域事故、燃气泄露爆炸燃烧等事故处置。16支救援队伍、84台救援车辆、22支救援舟艇,共计1100人参与。
山体滑坡科目:上演真实版“生死时速”
△消防官兵利用救援三脚架,采取深井救援技术,搭设救援通道,快速将被困人员救出
“各位村民请注意,各位村民请注意。我村发生了山体滑坡,请按照避险转移‘明白卡‘火速撤离,快跑!快!快跑!山洪来了!”急促的铜锣声响起,人们扶老携幼赶紧逃生。
演练假设,21日受暴雨袭击的新江街道突发山体滑坡,威胁到10户、26人生命财产安全,急需立即转移;山体滑坡造成新江村6名群众失踪、 1辆途经小车被掩埋。
新江街道清点人数、核查灾情后,立即向东兴区政府应急办报告。内江市委、市政府接到东兴区灾情报告后,组织多部门对灾情处置进行会商,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内江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火速驰援受灾现场。
△模拟消防官兵救出在山体垮塌中被掩埋的群众
受灾现场,应急救援地理信息服务队采用无人机等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对山体滑坡危险区域开展地质灾害、险情调查等评估工作;应急救援交通运输保障队利用大型机械设备对滑坡山石进行挖掘,抢通道路;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支队组成的救援队伍利用搜救犬、雷达生命探测仪,对现场进行全方位、地毯式搜救。
与时间赛跑,各支救援队伍的通力协作,所有被困人员被全部成功救出并安全转移。
水域事故科目:救人、处污双重考验
演练假设,因暴雨导致沱江水位暴涨,1艘游船被洪水冲击船底触礁,船舱进水,10名船员被困;触礁导致燃油泄漏,3个柴油罐掉入江中,沱江水域出现局部污染。
随着警报声响起,海巡艇、冲锋舟陆续赶赴现场开展救援行动。救人第一,海事局正全力抢救遇险群众,减少人员伤亡。公安消防支队抗洪抢险救援突击队3艘冲锋舟打捞漂浮在水面的柴油罐,4艘冲锋舟正拖带着围油栏对漂浮的污染物实施围堵。应急救援环保服务队利用检测仪器对水质进行取样分析。
最终,10名被困船员被全部安全转移到救援海巡艇上,3个柴油罐已被转移到岸边。经消防、海事、环保、医疗、民政等部门的紧急处理,水域事故得到成功处置,全面检验各单位水域突发事件应急处突能力。
燃气爆炸科目:爆炸、烈火中大作战
△消防官兵身着隔热服控制火势
演练假设,山体滑坡导致燃气输气管道破裂泄露。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事故现场火焰翻腾、周围民房被爆炸引燃。
燃气抢险车、举高喷射消防车、登高平台消防车、重型水罐消防车、泡沫消防车、抢险救援消防车等救援车辆和人员相继赶到现场。燃气有限公司应急救援队伍的抢修人员对泄露的管道关闭阀门,切断气源,为下步处置工作做好准备;身穿隔热服的消防官兵对泄露的燃气进行冷却稀释,并掩护抢修人员对泄漏管道实施抢修和堵漏。
成功堵漏后,指挥部下达总攻灭火命令,5辆举高喷射消防车、2门车载水炮、2支直流水枪、2支开花水枪同时出水,对火势进行控制,水雾之中,消防官兵深入内部展开救援。
△展开总攻
燃气爆炸科目中,消防官兵利用6台大功率机动泵和1套远程供水系统,铺设6组供水干线分别向12辆消防车供水,确保了火场供水不间断,圆满完成了此次供水任务。
近年来,内江市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持续加强应急队伍能力建设,建立起了“1+5+12”的应急救援队伍模式,即1个市级综合应急救援支队、5个区县级综合应急救援大队、12支市级部门综合应急救援分队。先后完成了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芦山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茂县山体垮塌、九寨沟地震等救援任务。此次抢险救灾应急处突实战演练再一次检验了内江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
刘丽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学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