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今年力争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达12%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5件

2018-02-06 11:40:02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月6日,2018年四川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谢商华公布了2018年四川省知识产权工作“小目标”:全省专利申请质量要显著提升,专利结构要更加优化,区域发展要更加协调,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12%左右、企业专利申请量增长15%左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预期增幅10%左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5件左右。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稳步提升,专利行政执法办案总量增长20%左右。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增长20%左右。知识产权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左右。

谢商华指出,2018年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将重点抓好知识产权领域改革等七个方面的工作。

强化统筹协调

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创新

谢商华指出,今年将继续完善各级政府知识产权统筹协调机制,探索构建“全领域、全链条、全方位”的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统计体系、考核体系;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治理能力提升工程,用好部省知识产权合作会商机制,建立完善省、市、县工作体系,推动市(州)、县(市、区)建立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制度,加快建设一批知识产权强市、强县(市、区),推进知识产权特色小镇建设;纵深推进知识产权创新改革,复制推广郫都区“三合一”等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成功做法,加快推进职务发明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制度改革,探索实施知识产权特色小镇建设、军民融合知识产权服务和成果转化示范基地、IP新经济区等改革试点任务。

强化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

提高技术供给水平

谢商华介绍,今年将推动修订《四川省专利实施与产业化激励办法》,优化专利资助条件和标准,复制推广“因素法”项目资金管理经验;推动专利高质量发展,稳定专利申请数量,提高发明专利、企业专利、PCT国际专利、高价值专利比重,优化成德绵等重点区域专利布局;大力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推动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校院所、产业园区建立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双七”“双五”产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强化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将加快推进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运用好审协四川中心资源,加强中国成都(家居·鞋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探索建立方便、快捷、低成本的一站式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与维权援助互联网+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1+6”机制,探索强化知识产权对外转让管理,落实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大跨部门协作执法力度,探索开展跨区域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建设,深入开展“雷霆”“闪电”“护航”专项行动,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专业化、正规化、规范化建设,突出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知识产权的保护。

强化高效益知识产权运用

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将探索建立“平台+机构+企业+金融+高校院所”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支持发展知识产权咨询、评估、并购、托管、投融资等运营服务新业态,深化国家知识产权运营试点省建设,加快推动成都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建设,推动高校、科研院所探索知识产权产业化制度保障;推广“贷款+保险保障+财政风险补偿+财政补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优化“一次增信、一次授信、反复使用、随借随还”模式,扩大便民利民高效的“天府知来贷”知识产权金融产品适用范围,完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运行机制,积极开展专利保险试点;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工程,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强企行动,提高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经济比重,推动园区、企业专利导航试点,创建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试验区,开展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探索重大项目、重大技术、重要创新人才引进服务机制。

强化便民利民知识产权服务

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知识产权需求

    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二期建设,推动四川省军民融合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在绵建设,加快中国西南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建设,强化“全链条、全领域、一站式”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深化知识产权服务业准入改革,继续实施放宽专利代理机构股东或合伙人条件限制政策,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成都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和知识产权服务业联盟建设,打造一批专业化服务机构,实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

强化知识产权扶贫帮扶

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助推脱贫攻坚工程,推进贫困地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引导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推广实施高价值涉农专利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市场价值;实施“四大片区”特定领域知识产权开发行动计划,突出贫困地区独有的传统知识、传统医药、道地中药材等优势资源保护开发,深耕蜀锦、蜀绣、羌绣、唐卡、竹编等传统手工技艺的市场挖掘,推动贫困地区老字号川菜、地方小吃、传统食品制作酿造工艺和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的商业推广;继续推进阿坝州黑水县扶贫帮扶,推进黑水县、康定县、汶川县国家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建设,持续加大干部驻村帮扶工作。

强化综合保障

进一步夯实事业发展基础

将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工程,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和普法工作,加强知识产权政务信息工作,办好首届天府知识产权之夜、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四川地区活动等活动,深入推进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加大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分站的建设和培训力度,支持高校、企业、园区设立远程教育分站;深入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程,争取设立知识产权职业学院,探索创办天府知识产权训练营,加快推进四川省知识产权专家库和智库建设,推进高校知识产权学科、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承办第十届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加快国家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四川)基地建设,促进区域知识产权交流合作。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夏寒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