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来临严控“舌尖上的安全” 四川省食药监开展“三进”活动

2018-01-19 20:33:46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大红灯笼高高挂起,过年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不少的市民走上街头开始购置年货。为了确保2018年新春年货食品安全,促进食品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展现食药系统监管工作,同时提升四川食品企业品牌度,增添群众新春消费信心,四川省食药监局近日开展年货食品安全进企业、进超市、进农村采购点活动,针对四川人最喜欢的香肠、腊肉、牛肉等大宗年货食品进行检验抽查和食品安全宣传。

进企业

严格生产标准 把控食品安全最后一道关卡

腊肉排列整齐,机器往下一压。只见这台“腌腊类全自动真空机”运作几秒,一排排整齐的腊肉已经封装完毕。

“这是我们前几年引进的全自动真空机,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产品品质。”1月19日,在成都双流区的老城南食品有限公司的包装厂区里,厂长冯端群向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介绍到,因为机器的密封度好,而且效率高。“以前抽真空都是工人用手装袋,现在直接放在机器上,由机器操控。”为了确保今年春节期间的供货量,2017年年底他们又增加了一条生产线。

据了解,老城南已经有十余年的腌腊制品生产史,主要给大型A类商场提供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冯端群介绍,由于春节供货量较大,近期老城南一天的产值都有200多万。一天生产这么多产品,质量如何把关呢?在老城南的每一个厂区门口处,记者都能看到有严格的工作操作流程,以及进场检验流程。冯端群随后向记者展示了老城南食品都“最后一道关卡”--化验室。

这间屋子里,大大小小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量杯。检验师正在对某批次的香肠进行“过氧化值”检测。

“春节期间货比较多,我们的抽检批次也更加频繁,是平日里的三倍,做到了批批检测,确保安全。”

进农村采购点

传统制作也“高端” 追源溯本最关键

在彭州市九尺镇,街道两旁张灯结彩好不热闹!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在准备“酱板鸭”。要知道,九尺板鸭是彭州市经典传承的一张名片,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了!

板鸭味道好,安全也不能含糊。今天上午,彭州市九尺镇食药监管所就对九尺镇的腊制品进行了专项检查“腊制品最重要的就是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相关负责人一边介绍一边将抽检的酱板鸭放入快速检测的试剂盒中。

30分钟后,快速检测结果显示该酱板鸭亚硝酸盐含量是0.10,根据GB15198和GB2760对部分食品、饮用水中亚硝酸盐的限量标准参考值中鲜肉类的销量标准是≤3mg/kg。抽检结果属于合格产品。

据悉,九尺板鸭年销售量约1000万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是九尺镇目前的重中之重。彭州市九尺镇人民政府党委副书记、镇长岳金玫介绍,目前结合九尺板鸭产业发展实际,通过严格确定养殖基地,初步引入了食品安全可追溯机制。后续还将深度开展追溯工作,进一步完善食品质量追溯链条。此外还建设了板鸭集中加工区。“一方面在九尺冷链物流园内建立板鸭集中加工区,推动板鸭产业集中、集约化发展,壮大规模,降低成本、彻底解决板鸭熏制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建设板鸭集中宰杀点,解决板鸭宰杀存在的环境问题。” 岳金玫介绍。

进商超

智能数值化系统 确保食品安全

老百姓购置年货,除了在农村采购点“赶集”,大部分老百姓都会选择大型商超,商超的品控管理也更加重要。在成都市总府路的红旗连锁超市里,成都市锦江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超市内成列的预包装食品进行抽查。

“预包装食品,主要是看它的生产日期,是不是过期产品,对标签标识进行重点检查。对供货商的资质进行检查,是否有资质,是否有营业执照等。” 成都市锦江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监督管理科科长刘丽介绍,双节期间,他们重点对大型商场,农贸市场进行检查。检查的范围主要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米面油、乳制品、腌腊制品、水果蔬菜等。

除了职能部门抽检,商超自身对产品的管理也很重要。红旗连锁超市总府店店长谢羽表示红旗连锁自己都有一套成熟的监督体系。“我们有专门的质量监督部,必须是合格商品才能进场。公司是数据化分析,商品进入卖场全部都要入库。”

四川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食药监部门加强了春节节前和节日期间的食品监督检查,特别是以香肠、腊肉、牛肉干等特色食品为代表的重点品种,以及农村采购点、商场超市、旅游景区、年货购物节等重点区域。在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抽检力度的同时,还将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惩重处,以此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维护欢乐、祥和、平安的节日气氛。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圆韵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