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月19日,记者在四川省商务厅召开的全省商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过去一年,全省商务系统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4605.9亿元、创历史新高,增长41.2%;实际到位外资561亿元,继续保持中西部前列,按商务部可比数居全国第10位;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7万亿元、增长12%,能实现“对标六”;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增长9.8%左右,总量保持全国第8位。
(一)开放合作持续拓展、结构优化
2017年,四川对外贸易再创新高。进出口额居中西部第2位,增速比全国高27个百分点。进出口实绩企业达4440家、净增412家,为10年来新高。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贡献突出,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占比分别上升到82.9%、71.6%。
我省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外商投资企业备案设立数达95%以上。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增长74.9%,为五年最快;合同外资增长53.3%,规模创五年新高。利用外资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欧美国家到位外资增长4.3倍,“一带一路”国家外资增长18倍。在川外资企业利润总额增长43.2%,纳税总额增长9.4%。6个国家级经开区进入国家综评前100强。中意文化创新产业园落户天府新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获批设立。来川落户世界500强新增10家达331家,其中境外世界500强235家。在全国商务工作会上作全方位推进对欧合作经验交流。
四川新增对外直接投资企业95家,制造业、电力开发等领域走出去成效显著;全年境外投资额13亿美元、下降28%,非理性投资得到有效遏制。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79.2亿美元、增长13.1%,继续保持全国前5位水平,石油化工、路桥、房建等领域优势突出。“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入,推动实施总金额超过210亿美元的重大项目44个,四川与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快速增长,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4/5布局沿线国家。
(二)国内贸易创新发展、繁荣有序
四川省商务厅出台了《开展加快内贸流通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四年行动计划》。开展10个商贸流通转型升级示范县建设,实施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推进废钢回收、网络支付管理等2个地方标准编制工作。
村电商持续发展,累计建成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146个、乡镇电商综合服务站2994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2941个,覆盖率分别提高到82%、70%、27.4%。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不断推进,交易量增长10%左右。
居民消费繁荣活跃。大类消费总体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等生活用品类消费增长15%以上,家用电器、娱乐用品、通讯器材等升级类消费增长20%左右;汽车、石油及制品类保持较快增长;餐饮消费加快升级、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网络零售大幅增长35%,城乡消费更趋协调。市场拓展“三大活动”持续发力,“六进”活动亮点纷呈,全省共组织9.5万家次企业开展各类活动,促成销售额约8500亿元。
市场环境更加规范。开展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治理、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城乡结合部市场治理等专项行动。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成都“食品流通溯源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汽车平行进口、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等工作有序开展。突出抓好茂县特大山体滑坡、九寨沟地震等特殊时段的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稳定工作,全力助推灾后重建,灾区市场运行平稳有序。茧丝绸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三)服务业发展提速增效、持续向好
三百工程”深入推进,507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预计达到49%,较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擎起全省经济半壁江山。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万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6.9%;税收收入占比达60%左右,新增城镇就业占比达70%左右。5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能级进一步提升,成为各地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共享经济、移动支付、众筹众创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电子商务发展强劲。全省电商交易额2.76万亿元、增长30%,规模稳居全国第6位、中西部首位。电商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成为创新最活跃、带动力最强、渗透性最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大批本土企业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平台。农村网络零售额实现710亿元、增长52.5%,有效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功举办第三届电商峰会。
(四)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定有力
自贸试验区实现奠基性高位开局。推动出台自贸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管理办法》《实施方案》,159项改革任务全面启动。14个部门推出468条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支持政策。形成77项创新经验成果,其中向国务院申报可复制可推广经验21项。首批下放或委托实施33项省级管理事项。启动“魅力自贸•开放四川”链动全球系列活动,开展宜宾临港经开区参与川南临港片区协同改革专项行动,建立川粤自贸试验区合作机制。新设企业数、注册资本等主要发展指标位居7个新设自贸试验区前列,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占全省新设总数的1/3。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和“一网化”。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积极开展我省涉企证照“多证合一”整合和“证照分离”改革。践行“减证便民”,商务行政许可及服务事项中需群众提交的证明材料由107项减少为36项。
商务扶贫扎实推进。组织实施商务扶贫专项,务实抓好62个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个省级电商脱贫奔康示范县、10个省级商贸流通脱贫奔康示范县建设,深入开展专项督查,全年共到位商务扶贫资金5.7亿元。发挥电商渠道优势,创新开展“一店助多户、一店助一村”等帮扶结对模式,全力助农增收。首创“四川扶贫特产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模式在全省推广,视频短片“农村电商扶贫四川在行动”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8个县与北京、上海、成都等中心城市开展“百城万村”家政扶贫试点。商务厅定点帮扶的利州区可望实现脱贫摘帽。
当前,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主要经济体先行指标稳中趋好,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刺激效应释放,贸易投资和消费信心改善;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发展新动能加快集聚;全省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深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特别是自贸试验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天府新区等重大战略机遇叠加产生的综合效应正在不断显现,商务发展面临的大环境总体较为有利。做好新时代的商务工作,必须准确把握新要求、明确新目标、谋划新举措,努力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