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工作今年要怎么干?农业厅设定了今年的“小目标”

2018-01-17 17:53:01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建设农业强省的关键一年,在此背景下,四川省农业该如何发展。

 

今天17日,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厅获悉,2018年四川农业发展将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扎实推动农业向高质量发展。

建设高标准农田387万亩

创建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0个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持续用力做强优势产业优势品牌。四川省农业厅厅长祝春秀指出,新的一年里四川农业在确保粮油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上,突出比较优势,抓好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

具体来说,包括“两区”划定任务要完成60%以上,建设高标准农田387万亩;要依托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发展国标二级以上的优质稻900万亩;经作产业方面,创建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0个;“粮改饲”示范区扩大到40个,提升发展草食牲畜和奶业;创建2个国家级、30个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区),新增稻渔综合种养20万亩等。

同时,以质量为重点抓好标准生产。制修订省级农业地方标准30个,保持高压态势,确保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

新建200个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到53%

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持续用力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祝春秀指出,今年要继续加大力度分层分级再创建200个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

 

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重点任务,鼓励使用农产品加工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1000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到53%。同时,各地继续抓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创建,培育农业主题公园120个,建设美丽休闲乡村200个,创建四川美丽渔村20个。深入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建设认定10个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基地。搞好整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建成3.7万个益农信息社,集中打造100个农业互联网特色小镇。

启动地方特色种质资源普查和保护

新建和改造提灌站3000座

强化技术装备建设,持续用力加快现代生产要素推广应用。祝春秀指出,新的一年里四川农业要加强农业良繁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国家级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同时,启动地方特色种质资源普查和保护,审定、引进、登记一批优良品种。

强化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建设。祝春秀谈到,将大力开展农业智慧灌溉项目示范,推进标准化站建设,加快太阳能提灌发展,新建和改造提灌站3000座。

打造“一园四区”绿色防控示范基地900万亩

新建沼气工程202处、户用沼气2200口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用力构建生态循环开发机制。祝春秀指出,将按照“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方式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要求,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七大工程”,持续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具体来讲,继续推进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打造“一园四区”绿色防控示范基地900万亩,全省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要达28%以上。在全省新建130个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点,抓实监测网络建设。着力推动兽用抗菌药物减量使用,有效保障养殖业和动物产品安全。

据祝春秀介绍,将深入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等国家试点项目,继续开展整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启动省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大力推广生态循环模式,新建沼气工程202处、户用沼气2200口。全面推行草原保护制度,改良与治理退化草地1300万亩(次)……

同时,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也了解到,2018年四川将持续用力创新农业农村体制机制。例如深化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国有农垦(农场)改革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万人,联合评定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250个、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300家;全面完成127个县(市、区)今年要全面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

新的一年,四川农业可以说不只是定了一个“小目标”,众多政策红利将推动四川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夏寒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