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平:捷克,值得成都感兴趣的绝不仅是布拉格

2017-09-20 18:06:05   人民网-四川频道

资料图片

莫扎特的协奏曲在布拉格广场飘荡、制作工艺历史悠久的水晶和啤酒从古城输往全球、拥有世界上第一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捷克,这个位于欧洲大陆中心的国度,以丰富多彩的历史遗迹和雄厚的文化遗产为基础,融汇东西欧文化特点,常被人们誉为“欧洲之心”。

但少有人知的是,捷克也是欧洲大陆上不容忽视的经济中心之一。这个中东欧地区的传统工业强国,国土面积78866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100万,人均GDP却接近2万美元,综合国力在中东欧名列前茅。2006年,捷克被世界银行列入发达国家行列,拥有很高水平的人类发展指数。煊赫一时的奥匈帝国,将帝国版图70%的工业布局于此,孕育出发达的制造业,汽车、船舶、轻纺、轧钢等基础雄厚,发轫于一战时期的通用航空,让如今的捷克拥有18个轻型运动飞机制造商,6000架通航飞机,是中国目前拥有量的3倍。

世界向东,中国向西。9月18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率队赴欧开展对外交流投资促进活动,首站就来到捷克。作为距离欧洲最近的特大中心城市和面向欧洲开放的门户城市,成都此行,意在围绕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欧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渠道,拓展“蓉欧+”辐射范围,与欧洲大陆“同频共振”。

首站来到捷克,并非偶然。在此之前,成都与捷克的合作已悄然扎根,在经贸往来、人文交流、产业合作上硕果累累。

早在2007年5月,捷克贸易促进局就在成都设立了中国西部第一家经贸代表处,成都与捷克,位于亚欧大陆两端的城市和国度,牵出第一条红线。2015年9月,捷克在中国大陆设立的第二家总领事馆--捷克驻成都总领事馆正式开馆,领区范围包括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重庆市。2016年5月4日,捷克(成都)签证申请中心开业。一张张旅游签证、商务签证、留学签证的签发,带来了人的自由流动,也带来了两地迸发的经济活力。

2016年8月12日,一架载有216人的空中客车A330双通道宽体客机缓缓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起飞,成都直飞捷克布拉格的定期航班正式开通。从旅游包机到定期直航,7418公里翻越崇山峻岭的距离,被凝缩在10小时的飞行中,不仅为两地日益增长的游客提供便利,更为双边日益频繁的经贸往来装上加速器。

据海关统计,2017年1-8月成都与捷克进出口总额4.2亿元,同比增长167.9%;其中出口3.2亿元, 同比增长301.3%,进口1.1亿元,同比增长33.9%。数字背后,是快速增长的双边贸易,是成都和捷克参与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搭载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分拨至捷克的大中小微型计算机、鞋类、机器及零件,10余天之前从成都国际铁路港装载出发;从捷克进口的汽车及零件,在成都的无人工厂里完成装配,奔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截至2017年7月,四川省共批准设立捷克企业7家,涉及行业包括生物、服装贸易等。捷克已成为四川在中东欧的重要贸易伙伴。

对于普通的成都人而言,捷克印象不止于进口商品,一场场文化活动让捷克的立体形象逐渐凸显。去年成都市外事侨务办与捷克驻成都总领事馆共同举办电影节,捷克的文化映像在成都上演。今年7月,“2017捷克文化周末”活动在蓉举行,捷克水晶时尚秀、捷克摄影及旅游推介会、捷克经典儿童故事阅读会、捷克文学读书会等文化活动轮番上演,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捷克,在成都找到了人文交流的共鸣。

10年前那条势单力薄的红线,如今已然织就一幅经纬纵横的画图,纪录了成都与捷克愈加紧密的联系。

而这次,成都主动打破盆地桎梏,不以山海为远地前往捷克,又意欲何为?

捷克之行,内生于成都在机遇前对通达世界的渴望。传统的开放格局以沿海为先,成都不沿边不靠海,固守内陆发展受限。“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中国向西铺就开放之路,成都走向内陆开放的前沿。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增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功能,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大开放,源于眼界之大,目标之大,市场之大,成都走出去,不仅走出盆地,更走出国界,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协作。参与全球治理,是成都的开放格局,是成都积蓄已久的融入世界的渴望。

捷克之行,萌发于成都当下的开放环境。若只有目标没有道路,开放格局只能是海市蜃楼,无从到达。成都的大开放战略,源于已经培植的丰厚土壤。可以说,此次成都的捷克行,以项目为引领,以城市发展战略为背景,真正做到了务实开放。且看成都蓄势待发,如何以开放的姿态,承接捷克的项目合作: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如同一条奔腾在亚欧大陆上的巨龙,将成都与欧洲的距离拉到前所未有的近,而“蓉欧+”战略三线并举,深入亚欧腹地,还在不断拓展辐射范围。目前捷克的货物需要通过波兰的运输网络分拨,试想如果蓉欧快铁向捷克延伸布点,蓉欧快铁的国际物流通道作用必将发挥潜力。

今年5月成立的“中国-欧洲中心”,致力于打造中国西部与欧洲进行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试想如果捷克设立正式代表机构,在成都实现全球互联互通,推动中捷企业在资本、品牌经营、市场拓展、跨国技术转移交易、项目开发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将会是另一番盛景。更不用说捷克在通用航空、汽车制造上的传统优势,与成都打造“两港三网”和“具有全球引导力的国际汽车城”的战略目标不谋而合,双方的合作空间大有可为。

这不是简单的畅想,而是成都与捷克正在积极推动的合作。捷克当地时间9月19日,“成都-捷克通用航空专场对接会”在布拉格举行,中捷共计20余家通用航空领域的企业进行了现场的商务洽谈,成都与布拉格新丝绸之路研究会签署合作备忘录,与布拉格METRANS公司签署《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成都-捷克布拉格直达班列合作意向书》。成都提出三点倡议:在国际航空物流、服务和维修领域开展合作;在通航飞机研发制造领域开展合作;在通用航空基础设施、指挥体系、通信体系建设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这是对成都市产业大会上提出“加快发展航空航天优势产业”的一次响亮的呼应。捷克是全球通用航空产业的领先代表,成都是中国四大飞机制造基地之一,两者的牵手合作,必将给成都的航天产业带上更高的高度。

航空产业之外,捷克对成都的兴趣也体现在方方面面:捷克的政府和企业代表表示,将充分依托成都广阔的市场腹地和良好的汽车产业基础,推动斯柯达来蓉投资发展;将吸引捷克文艺体育设计方面专业人士到成都发展,参与青白江区欧洲风情小镇等建设;将在金堂县合作发展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

成都用务实合作的“捷克行”证明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的新开放观正成为成都践行的理念。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