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行时】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在川召开座谈会 3名基层妇联主席汇报了啥?

2017-06-21 12:14:07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6月16-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在川开展调研,先后赴成都、凉山两地,深入基层社区、传媒机构、妇女儿童之家、家庭农场和妇女手工编织示范基地,同妇联干部、妇女群众深入交谈,了解基层妇联改革后工作情况和“巾帼脱贫行动”示范点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四川妇联改革等工作情况汇报,并对四川妇联改革工作和助推脱贫攻坚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座谈会上,四川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吴旭就四川省妇联改革工作情况作汇报。在改革工作交流发言环节,省委改革办、广元市妇联、达州市渠县三汇镇妇联、南充市高坪区石圭镇璧山村妇联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发言。

背后的故事:高质量地制定妇联改革方案  开展 “清单式”精准督察

四川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省委改革办副主任敬茂明透露,省委高度重视妇联改革工作,遵照中央下发的意见和中央改革办的通知精神,不折不扣地狠抓落实。

一是把妇联改革工作纳入了全省改革“总盘子”进行研究部署。省委深改组召开专题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谋划推进四川群团改革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

二是高质量地制定妇联改革方案。从2016年8月中旬起,省妇联结合中央文件精神,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四川实际制定了改革方案。去年12月上旬,省委深改组第17次会议集中审议。会后,省妇联根据审议情况对改革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省委深改组于12月底将妇联改革方案专门报送中央改革办备案审查。

三是积极推动妇联改革举措落实。今年2月妇联改革方案正式印发后,省委深改组将妇联改革方案作为全省抓改革落实的任务清单。通过开展 “清单式”精准督察,全力推动方案中的具体改革事项落实。目前这些工作均已进行了统筹部署,正在有序推进。

敬茂明称,妇联改革越往后,任务越重。下一步,将依托四川全面深化改革“清单制+责任制”信息化平台,监测监控妇联组织改革的情况。

广元经验:在社区将妇联建成“蜂巢型”妇联组织体系

交流广元经验时,广元市妇联主席张敏透露,该市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围绕“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身边一个家”的工作目标,从“构筑网络体系、完善运行机制、丰富服务载体”入手,积极构建纵横交织、立体化、多层面的妇联组织。在农村,将妇联组织建在农业园区的产业链上,构建园区“大妇联”组织,引领乡镇、村级妇联组织建设;在社区将妇联建成“蜂巢型”妇联组织体系,引领街道、社区级妇联组织建设。

何谓“蜂巢型”妇联组织体系?即以一个城市社区进行试点,在居民网格、楼宇、社区卫生院、社区学校等组织建立了12个妇女小组,并将这12个妇女小组负责人推选为社区妇联执委,每1-2名执委联系一个基层单位的基层妇女,让妇联组织建在了每一名妇女身边,形成了“1+x”的社区妇联辐射网络,充分发挥社区妇联的“蜂后”作用,联系带动辖区所有妇女组织和每一名妇女群众,打造“以社区妇联为核心、参与主体多元化、联系服务多样化”的妇建共同体。

三汇镇实践:建设家长学校“大讲堂”  开启家庭教育“新模式”

在汇聚巾帼力量方面,达州市渠县三汇镇妇联主席雷虹称,为破解妇联组织建设难题,该镇确立了“党建带妇联、协力大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组织联建、人员联管、活动联办,让镇妇联从机关走向全域,形成了“广泛性覆盖、立体式联系、区域化服务”的新格局。

除了推进组织建设“大改革”、推进统筹协调“大联动”、投身脱贫攻坚“大舞台”,该镇还建设家长学校“大讲堂”。

2016年,三汇镇率先在学校、社区家长学校建设的基础上创建镇政府家长学校,镇党委书记任“家长学校”校长,以“大课+小课+微课”三个课堂,开启了家庭教育“新模式”,大课旨在“造势”,在镇家长学校大课堂举办,开放式邀请基层各界家长代表参加,由专家、领导主讲,电视录播,每次达300余人。“小课”突出“专”字,从家长学校讲师团队中派出小分队,有针对性深入乡村院坝、企业等开设小课堂,已开讲“脱贫攻坚与幸福天使”等。“微课”建立微信课堂,已有学员273人,省市专家、外地乡友,各界群众在微课堂交流心得、分享感悟。

壁山村的“加减乘除”:成立了全省首个脱贫攻坚社会力量帮扶服务中心

会上,南充市高坪区石圭镇壁山村妇联主席潘桂芳交流发言的主题为《做好加减乘除   激发组织活力》。在“优先做‘加法‘,妇联改革添活力”方面,该村引入社会力量。协调阳光家园社区服务中心、心公益大学生志愿者协会2支社会组织与村妇联的工作相融合,协助成立了全省首个脱贫攻坚社会力量帮扶服务中心,形成了妇联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共同服务妇女儿童的工作合力。

在“精准做‘减法‘,助力脱贫拔穷根”方面,壁山村通过整合资源引企业、举办实用技术培训、妇女创业贷款等方式实施“巾帼脱贫行动”。促进企业合作,引进川北凉粉、四川黑嘎嘎、南充老村长等企业,与贫困妇女签订保价收购协议,发展以种植“二荆条”辣椒、柑橘和养殖黑香猪、土鸡为主的庭园经济。

四川发布客户端出品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