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8月6日,记者在眉山市文明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将于8月7日正式实施《眉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这是眉山市首部规范文明行为的地方性法规。
会上,眉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精神文明委主任何迎晓向与会单位赠送《条例》。眉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永高介绍了《条例》起草背景、起草批准过程、主要内容及特点,以及贯彻执行工作意见。该市委宣传部、市人大法制委、市司法局负责人分别回答了新闻媒体记者的提问。
据悉,《眉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在今年6月30日由眉山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7月31日经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于公布之日起施行。
李永高介绍,2018年,眉山市正式取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开启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通过系列创建工作,眉山市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常态化创建体系、工作机制、方法载体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市民文明素养与道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在公共场所仍然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脏乱差情况依然突出,执法效果不明显,市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条例针对眉山市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眉山实际作出一系列制度设计,充分体现了眉山地方特色。
《条例》的实施,标志着眉山市文明行为促进工作进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此次制定出台的《眉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全面贯彻了《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共有五章三十三条。主要包括:总则、倡导与规范、保障与促进、法律责任和附则等。条例制定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宗旨,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理顺和明确部门职责,在上位法框架下对相关内容予以细化。结合眉山实际,将各类行为大致划分为大致划分为“鼓励行为、倡导行为、规范行为、禁止行为”四个方面,对眉山较为突出的共享单车管理、电动三(四)轮车管理、养犬管理、公筷公勺等问题做了单条规定。
今年是眉山市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决胜决战之年,当前全市上下正全力冲刺,奋力夺取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称号。《眉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制定出台,将极大地促进全市上下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有效解决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文明城市创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力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形象。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