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既能拉动有效投资,又能促进消费;既是民生工程,又是发展工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今年重点工作。作为宜宾中心城区,翠屏区老旧小区改造备受关注。老旧小区改什么?怎么改?目前推进情况怎样?近日,记者走进翠屏区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现场,了解老旧小区改造相关情况。
“自从施工队进场后,我每天都来看一看,高兴啊!住了几十年的小区要变样咯!”近日,在翠屏区大观楼街道邮政小区,居民何成林掩饰不住脸上的笑意,对正在进行的老旧小区改造伸出了大拇指。
邮政小区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十年过去,小区的规划、基础设施、环境面貌已不能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在小区住了50余年的何成林就对小区常常堵塞的下水道恼火不已,“我们都盼着能改造。”
像邮政小区这样的老旧小区还有不少。据了解,翠屏区共有小区1024个,其中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270个,分布在合江门街道、大观楼街道、西郊街道、安阜街道、象鼻街道及李庄镇,涉及5.36万户,人口15万余人,房屋面积约4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几乎都存在路面破损、照明缺失、下水道堵塞、消防通道不畅、功能不完善、缺少绿化等公共设施落后问题,居民的改造意愿非常强烈。
2019年下半年,翠屏区开始启动老旧小区改造的前期工作。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补齐短板、综合提升”的总体思路,计划通过2年时间,全面完成270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其中,2020年完成70个,2021年完成200个,同步打造大观楼街道邮政小区、西郊街道航三处小区、安阜街道葡萄园小区、象鼻街道龙泉小区及合江门街道大碑巷17号小区、鲁家园120号小区等6个亮点小区。
记者从宜宾市翠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此次改造将综合改造和服务提升作为主要内容,实施“六改一同步”,即改门、改路、改网、改消防、改功能、改景观和同步推进社会治理。采取居民“点餐”的方式,从各小区实际情况出发,围绕提升污水收集能力,水电气改造,电力、通信管网整治,路面改造,违章搭建清理、消防通道疏通整治,停车位和公共绿地改造,文化、体育配套服务能力提升等实施改造,达到改观小区面貌、改善居住功能、改造基础设施、改优居住环境的目的。
按照成片改造思路,结合老城区老旧小区数量众多、分布密集、交通不畅、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将集中连片打造“水东门沿江片”(酒之源广场至冠英街步行线,面积约48万平方米)和“大观楼商圈片”(以西街为界,面积约10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按照“留—改—拆”的原则,梳理周边空间资源、改善区域视觉景观、提升功能需求、建立交通“微循环”,达成“贯通街区、通泰视野、成片推进”的效果。
为了让老旧小区改造有序可循、有序推进,翠屏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抓宣传,凝聚‘向心力’;建组织,搭建‘主心骨’;问需求,填好‘问卷表’;编方案,细化‘作战图’;抓建设,把牢‘质量关’;搞验收,确保‘交答卷’”的“六步工作法”改造模式,让居民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
“今年第一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27个小区,大观楼街道、西郊街道、安阜街道、象鼻街道的施工单位已于6月底进场,本月全面铺开;第二批改造项目涉及43个小区,将于9月启动,同步整体推进水东门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前期工作,2021年完成剩余200个老旧小区改造。目前中央下拨的3.5亿元专项资金已到位。”翠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严静表示,翠屏区将把老旧小区改造与“海绵城市”建设、停车场与充电桩建设、国有企业“三供一业”移交等专项工作结合起来,统筹整合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养老、文化教育、体育、残疾等事业发展资金和社区惠民项目资金,支持老旧小区建设。
胡雪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江艾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