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年来,什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自然环境优势,积极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坚持党建引领致富路,着力打造集种植、销售、休闲体验、康养旅游为一体式的农林产业,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实现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助农增收。
党群一心 共筑绿色发展路
走进什邡蓥华镇,抬眼即可见宽阔干净的街道;深吸一口气,就是满满的负氧离子……这些绿色的规划成果,得益于组织的有力保障。自“5.12”汶川大地震后,蓥华镇逐步从以矿产资源为主转型为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蓥华镇党委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关闭封停煤矿矿井17处,要求镇域内4家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砖厂停业整改,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党员干部成立冰川湖巡湖党员志愿者队伍,组成专职巡山护林队,主动做好巡山护林、卡站值守和宣传引导工作,从源头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现在镇上一共有21个专职护林员,每天护林员至少要走20000步以上。而我们党员主动亮身份,带上红袖标对整个护林工作起到了带动作用。”蓥华镇林业站工作人员曾亿华说。
支部带头 合力种出绿色富民果
蓥华镇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党建为魂,产业为基,富农增收为目的,选优做强绿色种植业、康养旅游业和绿色产品制造业三大产业,让山更绿了,水更清了,老百姓的腰包更鼓了。
在石门村等四个村试点,规模发展竹笋、猕猴桃种植,采取“党支部+村民众筹+土地入股”的模式建立6000余亩竹笋产业园和8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年均收入可达2000万元以上。此外,蓥华还积极鼓励和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壮大,以“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将支部建在生产线上,为群众增收引路。
作为非公企业代表的碧源茶叶专业合作社,率先成立党支部,主动吸纳800余户种植户与专合社签订茶叶种植协议,规模化带活农村产业发展。
“有党支部带头,合作社在群众心中的认可度大大提高了。去年,我们成功升级为国家级专业合作社,推出的红白毛峰、青芽、雪芽等系列高端茶叶受到消费者青睐,农户种茶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碧源茶叶专合社负责人肖慈凯说。目前,专合社已有茶叶种植基地1800亩,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农民较去年可增收近14余万元。
人才添力 助力增产促丰收
为进一步帮助广大农业种植户提高种植水平和技能,蓥华镇党委在远程教育平台基础上,组建了一支专门的农技服务队,下村指导、上门教学。同时,邀请什邡市农业农村局专家授课,举办竹笋种植、猕猴桃种植、茶叶种植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会,传授病虫害防治技术,提升农户的种植管理水平。2019年,仅蓥华的竹笋就增产达1万余斤,总销售额超600万元。
“不学不知道,专家讲的这个防虫技术就是好,今年我家的笋子产量提高了好多。”石门村种植户王照银高兴地说。
下一步,什邡蓥华镇还将充分开发竹笋产业基地的优势资源,以推广竹笋特色菜品为抓手,通过竹产业种植园体验和加工厂农产品展示区实现产业园吸人气、促观光、强销售,拓宽增收链,发展农旅观光游、生态游、农业体验游等农旅融合产业。同时,依托德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蓥华古会”的文化底蕴,打造制茶作坊、茶文化工作室、露营基地和特色民宿等,形成以禅茶文化为主题的茶园产业综合体,继续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
方勤 王梓屹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