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我们的鸟友在旌湖观察到了一只体型瘦小的水鸭,经过辨认,这是鸭科中体长最瘦小的水鸭,学名棉凫。在国内属于比较稀少的水鸟,这也是旌湖有观察记录以来,首次观察到这种水鸟。”
德阳观鸟爱鸟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李涛介绍说,5月16日晚上,有鸟友在旌湖青衣江桥到黄河桥西岸观察鸟儿时,意外发现一只体型很小的水鸭在水面活动,“它与栖息在这里的其它水鸭混在一起,时而在水面飞行,时而与绿头鸭伴游,虽然同属鸭类,但截然不同的体型和外貌,让人一眼就能注意到它。”
发现这只水鸭的消息很快在德阳鸟友圈里传开了,鸟友们纷纷前往观察,通过将它的照片与资料做对比后,鸟友很快发现了这只水鸭的真实“身份”──棉凫。鸟友介绍到,棉凫又称棉花小鸭、小白鸭子、八鸭、棉鸭,是鸭科中体长最瘦小的水鸭。雄鸟前额白色,头顶为黑褐色,头的余部和颈为白色,颈基部有一条较宽的黑色颈环,泛有绿色光泽。肩、腰以及翅上覆羽为黑褐色,闪着像金属般的绿色光泽,大覆羽绿色金属闪光尤为显著,其余下体为白色。而雌鸟额头顶为暗褐色,额部杂有白色,眉纹为白色,贯眼纹为黑色,后颈为浅褐色。背、肩以及两翅覆羽和飞羽为褐色,有不明显的绿色金属光泽,大覆羽和初级飞羽具白色端斑,腹及尾下覆羽为白色,两胁呈白色且带有褐色纹路。在非繁殖期间,雄鸟的羽毛与雌鸟的相似。经过鸟友们仔细甄别,确定此次观察到的这一只棉凫体型及外貌特征均与棉凫雌鸟相同。
“这只棉凫雌鸟是一只成鸟,体长大约仅有30厘米。目前我们鸟友在旌湖只观察到这一只,其常常与绿头鸭一起活动。我拍到一张照片,就是它与一只雌性绿头鸭成鸟结伴游水的画面,不论是它们的体型大小,还是羽毛的颜色纹理,区别都非常明显。”李涛说。
据了解,棉凫一般生活在河川、湖泊、池塘和沼泽地,在树洞中筑巢。主要吃种子、蔬菜,尤其是睡莲科植物,也吃昆虫、甲壳类等。其主要分布在亚洲及澳洲等区域,国内则分布在北京、四川、海南、云南、贵州等地以及少数保护区内。棉凫虽然分布较广,但在国内的数量却十分稀少。
李涛表示,虽然与目前在旌湖栖息的冬候鸟绿头鸭、斑嘴鸭等同属鸭科,但棉凫实际上是一种夏候鸟,而此次它的现身也为旌湖观察记录增添了一个新的名字。
曾可嘉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 摄影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