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报党恩。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无数的贫困户在精准施策的帮扶下,顺利脱贫。盐亭县黄甸镇金鱼村残疾人羊毛就是其中的一位。2018年,羊毛脱贫摘掉了“穷帽子”。如今,两年过去了,他依靠党的好政策,在自己脱贫的同时,还带领村民们搞养殖,脱贫致富奔小康。
黄甸镇金鱼村4组的残疾人羊毛自2015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县乡村帮扶干部和县残联了解到羊毛之前养过生猪,有一定基础后,为他家量身制定了帮扶计划,鼓励他继续发展养殖产业,并从场地、技术、资金上给予帮扶,最终让他在养殖行业中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坎坷的命运没有让他放弃希望,灵活的头脑加上勤奋好学,让他有了“闯一闯”的信心。“在养殖过程中,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得到的的帮助更多,帮扶我的干部和县残联的干部不但给我鼓气,还帮我落实场地、贷款,赊建材、猪苗、猪饲料。”说起创业初始,羊毛感慨地说。
在各级的帮扶和享受到产业扶持之后,羊毛家的养殖越养越多,从一开始的一头母猪已经发展到了如今的30多头种猪,年出栏肉猪100多头,自繁自养的生猪养得越来越好,挣的钱也越来越多。
羊毛靠养殖脱了贫,致了富,村民们看在眼里的同时,向羊毛请教养殖技术问题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对前来讨教的乡亲,他总是不厌其烦,有时还亲自上门传授。同村村民勾承业一家人没有挣钱的门路,家庭生活一直困难。羊毛鼓励勾承业养猪赚钱,并无偿上门指导技术,免费帮忙防疫防病,赊饲料给他,经过辛勤的劳动,勾承业现在每年可以卖猪4头,年收入2万元。
“我以前对养猪来说啥都不懂,他就手把手的教我技术,把我教会了,我今年都养了4头猪,准备再养个10多头猪,争取挣个4至5万块钱。”养殖户勾承业自信的说道。
羊毛告诉记者,他能脱贫,全靠党的政策好,富裕起来的他,就想帮着村民们干点实事,向村民传授养殖技术,带着大家共同搞养殖致富,为村上群众致富奔康贡献点力量。羊毛说,“凡是到我这里来学习的父老乡亲,我都会毫无保留的把这些养殖技术教给他们,大家富了才算富。”
经过多年的探索,羊毛对养猪越发得心应手,去年出栏肉猪就达150多头,收入90多万。
原来一贫如洗的羊毛如今对致富奔小康是底气十足。下一步,他准备扩大养殖规模,今年准备出栏生猪300头,预计收入达150多万元。
如今,黄甸镇金鱼村、永益村和附近乡镇就有10多户群众在羊毛的带动下,发展生猪养殖,户均出栏生猪50多头以上。
衡廷凡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宗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