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以来,广元市青川县委组织部积极谋划如何做实做细当前工作。因该县有农民工7.54万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这支数量庞大的队伍迟迟出不了门,复不了工,既增大了农民工家庭的焦虑,也增大了防控疫情的风险。青川县化危为机,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打出四套组合拳,做深做实做细农民工服务工作,牢牢稳控社会大局,凸显了农民工党建职能。
端出一盘“好套餐”,让农民工宅家有定力。
“党和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我们要坚决响应,不要急着出门,莫给国家添乱。”2月7日,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骑马乡红光村返乡农民工赵继富给同是农民工的亲戚打过电话,对方不好意思了,说:“我只是问问,既然这样,那我们不急,就在家安心等政府的通知。”
眼看春节就要过完,一些农民工开始急着想出门了。可是这正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关键时期,怎么能贸然出动呢?青川县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指挥部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回应农民工现实需求,针对性推出一封短信、一通电话、一套服务“套餐式”服务,全力做好农民工稳控服务工作。
县委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发出《致全县农民工朋友》短信,疏导他们“宅在家就是对防控疫情做贡献”,引导他们安心居家不外出,等疫情警戒解除后再出门务工。和赵继富一样,全县农民工收到短信后,都充分理解党委政府的良苦用心,安安心心宅在家里,没有一例随意出门、随意走动。
考虑到一些企业可能复工复产,影响到迟迟不归的农民工岗位,县委组织部、县工商联、县就业局分别致电16个驻省外流动党组织、商会、农民工工作站、农民工维权站,要求他们帮助协调所在地农民工务工企业,保留有关农民工工作岗位及相关待遇。青川县驻重庆流动党员人才党支部书记王跃华与重庆4家企业负责人电话沟通,确保了青川农民工延期上班不丢岗位不减待遇。
宅家久了未免烦躁,同时生活保障也不方便。针对这种情况,全县各基层党组织通过手机APP为农民工推送居家健康常识、进行心理干预,组织“红色代跑”服务队代买代送代办。截止目前,全县共为2.3万个农民工家庭推送“宅家健康小贴士”7.3万条次,推荐网上书目140多种。乔庄镇新华社区“红色代跑”队为行动不便的、居家留观的农民工提供“代跑”事项260多件次。
开发一组“好岗位”,让农民工防疫有担当。
“还要登记身份证号码吗?”是的。非常时期,请你理解。”这是发生在青川县城明欣小区门口的一幕,门长 赵俊凯一脸严肃,俨然成为一尊铁面“门神”。“这个同志是我们从返乡农民工中挑选出来的。”据明欣小区所在民主社区党委书记郭宏介绍,社区党委根据返乡农民工特点特长和意愿,将其分类编队、设岗定责,充实壮大了防疫队伍。
据统计,根据县委统一部署,全县820多名党员农民工全部编入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应急突击队。7300多名非党农民工编入治安巡逻、物资运输、环卫保洁、文明劝导、医疗咨询、卡点值守等队伍,4000多名农民工被委任为小区监督站站长、楼长、巷长、单元楼小组长及小区大门门长,真正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
而主动担当奉献,让返乡农民工也成为逆行冲锋的“最美者”。竹园镇衡柏村农民工鲜丽蓉主动申请编入绵广高速金子山出口卡点,连续值守3个通宵。她说:“防控疫情是大家的事,不能只让镇干部们累着,何况我们一年在家没有几天,能做一点是一点。”关庄镇场镇社区返乡农民工张国勇每天用自己的挖掘机清除相邻三个乡镇的垃圾,再用自己的汽车向县城集中处置场运输,而他只收取车辆油钱。
开出一张“好方子”,让农民工手上有事做。正月初九开始,碧波荡漾、风景如画的白龙湖两边山坡,一尺见高的油橄榄苗苍翠欲滴,星星点点的人群忙碌着晃动着──20多个戴着口罩的工人正在热火朝天地修建蓄水池。“县上出台了好政策,这段时间也好找人,我就开始干起来了。”木鱼镇石牛社区返乡农民工王立平流转土地1400亩,栽植优质新品油橄榄4万余株,不仅自己有了产业,还解决50多人季节性家门口务工。
俗话说“远走不如近爬坡,近处也能造金窝”。青川县是全国有名的生态县,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充分发挥返乡农民工这支宝贵的人力人才资源作用,就地兴产业、谋发展,成为最佳机遇期。在青川县委的倡导下,县就业局牵头县农业农村、水利、林业、扶贫开发等涉农部门及县财政局,联合出台政策,指导帮助农民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就地创业就业。
忽然一夜春风来,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兴业如花绽放,势头正盛。姚渡镇阳山村农民工杨刚经过审批,砍伐自家生长了10多年的经济速生林木青冈树,发展段木密植黑木耳、段木密植香菇7万棒,预计年纯收入10万元。房石镇兴佛村返乡农民工朱占明,通过农信贷款支持,修建标准化养殖场300多平米,养殖生猪500头。据不完全统计,开年以来,全县农民工利用现有土地、林木等资源,发展段木黑木耳31万余棒,发展羊肚菌、香菇、茶叶、中药材等3万多亩,发展猪、牛、羊、鸡、兔等生态养殖业6万多头(只)。
抓住一个“好时机”,让农民工留下有作为。连日来,板桥乡上马坊村集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中共党员于一身的陈全勇,天天驱车去往13公里外骑马乡中元村,像对这里的土地着了迷。“我计划,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过去了,流转一两百亩土地,发展黄花产业。”陈全勇的底气来源于骑马乡黄花项目的推介。
去年以来,随着脱贫攻坚的纵深推进、乡村振兴的开篇破题,农民工党建成为农村党建工作的大课题、总抓手、强引力。可是农民工党建工作也因为农村大量优秀人才外流而难推动、难落实、难见效。青川县委审时度势、化危为机,从这次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看到了促成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的难得良机。
在县委组织部的具体推动下,青川县发动项目回引、村岗回引“两架马车”,努力把优秀农民工留下来。该县把优秀农民工回引融入全县高质量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园、家庭产业园“三园”联动战略框架。在县农业农村局、扶贫开发局的指导下,乡镇、村社区规划、包装、推介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前景好、设施装备强、引领带动强的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回引有知识技能、懂经营管理、有市场眼光的农民工600多名参与本村本土建设发展。与此同时,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等部门通过宣传推介及指导,回引120多名农民工就地发展农家乐、渔家乐、康养民俗产业。
而村社区党组织抓的更紧。通过在防控疫情一线发现、检验党员,及时把表现突出的18名农民工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并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此外还集中发展表现突出且符合条件的新党员8人,农村党组织、村干部队伍变得更加充满生机、坚强有力。
王生伟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李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