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古蔺:一条街上走出来三位“红色代言人”

2019-12-28 11:35: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在泸州市古蔺县这片红色热土上,留存着11个国家级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点。而太平古镇是全县红色文化最集中的地方,太平渡是红军二渡、四渡赤水河的主要渡口。孕育而来的“红色基因”让这片热土衍生出了一批红色文化传承人,胡敬华、冯开庶、车胜寅就是从太平镇同一条街上走出来的“红色代言人”。

多年来,致力保护、传承当地的红色文化,三位老人不遗余力,以红军故事和“老玩意儿”协会表演为基础,大力宣传红军长征精神,宣扬红色文化。

为鼓励更多“红色代言人”的加入,弘扬正能量,古蔺县也积极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予以鼓励。今年,冯开庶被评为2019年第一季度敬业奉献“蔺州好人”,胡敬华被评为古蔺县第四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车胜寅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胡敬华,古蔺县太平镇长征街社区离退休干部。红军长征时期红三军团战士胡道才的后人,亦是古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船工号子”传承人。退休后,胡敬华邀请社区内的退休老干部及“老玩意儿”传承人──冯开庶,成立了“老玩意儿”协会,为古镇群众和往来游客表演“船工号子”、拉船歌等太平民间歌谣,志愿弘扬太平古镇传统民间艺术。
冯开庶,“老玩意儿”的代表性传承人。1943年,年仅15岁的冯开庶被码头的一家商会选中,跟随过往的民间艺人学习,包括“老玩意儿”的各种唱腔、唱法以及锣鼓乐器的使用方法与技巧等。冯开庶技艺日渐精进,慢慢开始接触唱“堂会”,在离开码头以前,他已经能熟练运用多种唱腔、唱法和乐器进行表演,开始担任“老玩意儿”的总指挥──“提签人”,俨然成了当时太平渡最有名气的小师傅。作为提签人的冯开庶一边表演一边创作,相继创作出了《马房放奎》《三击掌》《红军快板》等多部优秀作品,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车盛寅,1926年10月出生在太平古镇老街一个小商家庭,曾在太平读过小学,受过新文化的熏陶。1935年,年仅9岁的车盛寅看到了红军队伍军纪严明、与百姓亲如一家的优良作风,见证了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取得伟大胜利的红色历史。“我能讲一场是一场,能听一个是一个。”已经90岁的老人还不愿意“退休”,要把讲了30年的红军故事继续讲下去。他还在自家门口的老黄桷树下设置了“红军故事天天讲”宣讲场地,凡是有想听红军长征故事的游客来到此地,他都会摆上茶水,为过游客们义务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几十年来,胡敬华、冯开庶、车胜寅三位红色文化代言人,一直坚守在赤水河畔太平老街,义务为前来太平镇重走长征路、追忆红色历史、重温红军精神的游客开展红色宣讲、表演传统民间艺术,用真切的情感、真实的故事,向来往行人再现那些惊心动魄的红色岁月。

曹雪 丁念 四川发布记者程海英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