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这是一位教育经历怎样不凡的校长?从教的25年里,将农村小学建设为城市一流小学,汶川地震后临危受命重建受灾学校,接任顶级小学实现集团化办学征程……
他却说:“我只是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
在他的职业理念里,教育与管理的对象最终都指向于“人”,这其中包含学生、教师与家长;而教育的基本准则皆基于“尊重”为前提。坚持“人本至上”,建设一所“学生喜欢、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学校是他迈进的方向。
他,就是南充五星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长──蒋鸿荣。
责任、使命、情怀 教育让生命丰满
“其实年轻的时候对于‘责任、使命、情怀’这些词语并没有多大体会,当老师、当校长后才慢慢体会到,教育行业就是用行动来诠释它们的内涵。”蒋鸿荣说道:“普通的岗位上,身边的人能因为你而感动幸福,我们也让自己的生命丰满了起来。”
1994年,年仅20岁的蒋鸿荣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校担任数学老师,年轻气盛的他曾一度感到迷茫。“其实那个年代主流是进工厂或是下海经商,一开始自己对于当老师其实是有一点自卑的。”蒋鸿荣回忆道:“但教师这份职业的伟大便在于,当你一站上讲台,望着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神,你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感。”
1998年,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优异的教学成绩,蒋鸿荣进入到五星小学,由于教学优秀且逐渐凸显出来的管理能力,他开始担任办公室主任、副校长,职务一路上升。2005年7月,在组织的安排下,已是五星小学副校长的蒋鸿荣接任了一所城郊结合部的学校──新建镇第一小学,正式开启了自己“不凡”的校长之路。
“一开始我是既激动又有些忐忑,前任老校长在学校经营二十几年,如果他不支持我的话,一腔热血可能就要化作一团泡影。”事实却证明,蒋鸿荣的担心是多余的。
2005年7月5日蒋鸿荣参加五星小学的暑期政治学习,那一天,老校长不仅亲自来到五星小学迎接蒋鸿荣,并坚定的表示会作为他工作的坚强后盾。
“一位老校长,一个教育人,对学校充满感情,对教育充满热爱,他当然希望凝聚自己毕生心血的学校越办越好,又怎么会和我这个“毛头小子”计较个人得失呢?”蒋鸿荣不禁感慨:“是他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教育者的‘格局与情怀’,这对我是很深刻的一课。”
有了老校长的支持,蒋鸿荣大胆进行改革,不仅将新建镇第一小学更名为南充市顺庆实验小学,更在全校教学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短短几年时间就将学校建设成为顺庆区第一梯队的城市小学。
从普通村小数学教师到一所学校的掌舵人,随着角色的转变,蒋鸿荣不仅需要转变原有的工作节奏与习惯,在更高的职位上转变原有的思考角度,主动肩负更大的使命与责任。
2009年在组织的安排下,蒋鸿荣临危授命来到了因地震而受损严重的涪江路小学,开启了校长之路的新征程。
“这所小学曾是南充市声誉最好的学校之一,地处南充市中心,紧邻南充高中,生源条件不错,但教学质量却在二三流徘徊。” 就任后的蒋鸿荣发现,“其实这所学校垮掉的不只是楼房,更重要是人心涣散。”
为寻找原因,蒋鸿荣三顾茅庐前任校长,深入了解学校历史,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规划,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便完成了学校的灾后重建、理念重构、形象重塑。
2011年9月,蒋鸿荣回到五星小学担任校长,回到熟悉的校舍、熟悉的同事们中间。“一切都很亲切自然,得心应手,以为可以在这里平静愉快地度过余下的校长生涯了。”蒋鸿荣向记者打趣的说道:“接到区委区政府通知,五星小学成立教育集团,你看这新的挑战又来了。”
五星小学成立教育集团,摆在蒋鸿荣面前的首大难题便是:短短三个月时间,让无教师、无设备设施、无办新学校的经验、只有几栋房子的新校区实现从无到有,并且还要打上五星小学的烙印。“一连串的问题,真的让人感到焦头烂额,但校长就是来解决问题的。”蒋鸿荣坚定的说道。
通过梳理,他采用双管齐下的方式,一方面组建项目团队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保证优质师资开学前顺利到位。就这样,2014年,育新校区成立;2017年,新城校区开学……一校三区、涵盖小学初中两个学段的集团化办学格局正式形成。
自由 平等 尊重 “人本至上”的“零距离”校长
在蒋鸿荣看来,学校里有三类人:学生、教师、家长。教育与管理的对象最终都指向于“人”,教育的基本准则皆基于“尊重”为前提。
“我觉得孩子们都还是很喜欢我。”说道孩子,蒋鸿荣满满的自信。从2011年起,蒋鸿荣便开始推行“校长会客厅”,不定期与孩子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每一次蒋鸿荣出差都会带回一堆小礼物放在办公室,随机送给来到“会客厅”的孩子们,一本书、一个书签或是一个小纪念品,对孩子形成很好激励。
不仅与孩子们“零距离”,蒋鸿荣重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在他的要求下,教师在设计学校活动时要把学生放在中央,一个学生也不能少,所有人都是主角。“以前的文艺表演是少数孩子在台上,大部分孩子当观众。像我们学校的六一儿童节会持续整整一周,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上台展示的机会。”五星小学黄晟铭老师介绍道。
“不仅要以学生为本,还要以老师为本,要让老师的发展‘看得见’。”蒋鸿荣说的“看得见”是五星教育集团在2016年9月开始执行的学术积分制。据蒋鸿荣介绍,学术积分制主要从学术道德、学术常规、学术活动、学术业绩四个方面全面记录和评价教师学术活动,每学年度满分为300分;在管理上,没有扣分也没有惩罚,采取累积积分,鼓励优秀,允许落后;此外,还注意区分不同的学科,看重层级发展。
在校区管理上,蒋鸿荣充分尊重每一位校区校长的管理,采取高度自制的办法,为他们高度赋权,让他们全权负责所在校区的日常事务管理。据蒋鸿荣介绍,校区的特色创建、文化打造均由各校区自理自治;各校区校长同时还分管教育集团的相关工作,既独立又协作,既鼓励创新又资源共享,确保三个校区处在同等治理水平;校内运行项目制与委托制,集团校长与校区校长签定委托合同,充分授权......
关于学校里的第三类人“家长”,蒋鸿荣认为,家长是学校管理的第三只眼睛,保持渠道畅通,让家长能在参与中看到学校为学生所做的努力,看到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即使过程有问题也会给予极大的包容与理解。
“家长们都有我的私人电话和QQ,一些他们认为不太方便直接同班主任沟通的问题,我的作用便是从中进行协调。”蒋鸿荣说道:“其实,校长就是要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多角度来思考问题,多从‘孩子、老师、家长’三个角度出发,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这也就是五星所倡导的‘人本至上’。”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图片由五星教育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