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在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中,作为“北京三好互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喜德县驻村点教师:杨小林,有幸为这份扶贫工作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行进中,北京三好互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务院扶贫办指定的技术保障单位,派驻了130余名年轻的驻点督导人员到各县村级幼教点开展工作。他们的身影每天奔波在大山深处,为幼教点的孩子送去知识,送去温暖,工作虽然艰辛、疲惫,但奉献的同时,他们也在工作中不断的成长,落后的山村、纯真的儿童、乡亲们的笑容,成为他们最珍贵的青春记忆。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凉山州喜德县驻点督导人员杨小林。
在工作岗位上已经奋斗了三个多月的她,心里面的感触很多!从第一天进入公司到培训,再到来到驻点的地方,这一路工作中收获颇深:收获了一群非常可爱的小朋友;收获了一群为凉山教育事业默默付出辅导员同事;更收获了难能可贵的自我提升经历。
作为从小生长在大凉山的她来说的,对于凉山部分地区的教育及经济贫困,她深有体会。若不是自己亲眼看到,根本不知道贫困能到这种地步;若不是自己亲眼看到,根本不知道那么冷的冬天,小孩子没有厚衣服可以穿;若不是自己亲眼看到,根本不相信那么小的孩子守着年迈的爷爷奶奶,每天帮爷爷奶奶做家务;若不是自己亲耳听到,根本不知道有的孩子长这么大了,连县城都没有去过几次;若不是自己亲身体验,实在无法感受到在寒冷的冬天里没有鞋子穿是什么样的痛!
在驻村点工作的第一个星期,那时候已经是二月份末了,在州府西昌已经看到春天的芬芳,闻到春天的气息了,但是驻村点还很冷,穿着厚厚的羽绒服都非常的冷。
那是一个星期二的早晨,雨淅淅沥沥的下着,伴随着一股寒风,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她来到了喜德县且拖乡最远的幼教点。到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原本在车上的她,心里面非常的激动不已,心里面想象着无数美好的与他们见面的场景,但当她翻山越岭的来到幼教点,进入幼教点大门时,她没有听到孩子嬉戏打闹的声音,也没有琅琅读书声,而是一片鸦雀无声安静……她很惊讶,不知道下一秒要做什么。这时候教室里走出两名辅导员,脸上露出慈祥的笑脸,用很温柔的声音说:“路上辛苦了,怎么不多穿点衣服啊?这几天又降温了!”也许在别人看来这话很朴素简单,一点儿都不动听,但是那一瞬间的她感觉很温暖。简单的话语中她听出他们的坚强,他们的爱心,他们在这座山里的默默付出。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她踏进了教室门,但就在那一瞬间,她感觉自己从头冷到了脚!一间简陋的房子里,有两张桌子,几把椅子,一面黑板,墙上挂着几幅画。桌子上趴着三位小朋友在睡午觉,那一瞬间,她感觉教室里非常的冰冷,教室本应该是充满温暖和笑声的,而在这里她却感觉到了凄凉和痛苦。有一个小朋友用很惊讶的表情看着她,她慢慢的走到小朋友面前,轻轻的蹲下来跟他交流,孩子的一句彝话:“我阿达阿姆(爸爸妈妈)死了,我和阿普阿玛(爷爷奶奶)在一起!”让她顿时一片空白泪水滑落,她用自己的双手牵起那双小小的手,不停的抚摸着,试图想给孩子一点温暖,试图想着去安慰这位四岁的小朋友,但是她不知道怎么开口,怎么去安慰……这时候一位辅导员走过来阻止了悲伤的蔓延,辅导员一起带领着三个孩子和她来到外面小坝子上享受阳光的沐浴!那一抹阳光照亮在幼儿脸上,辅导员脸上,那一秒她感觉空气都是甜的,那一瞬间她感觉到整个村庄都是亮起来了。
转眼到了五月,看着大山里的孩子,一双双清澈的眼睛。一张张淳朴的脸,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都是变成了杨小林留下的原因,她决心带着这份爱行走在山里。
想要帮助幼儿,想让幼儿进步,就要和辅导员们一起努力,就要把培训中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杨小林将专家老师王丽萍讲到的“沉浸式情境教学法”以及“对对答”游戏等教学模式灵活教给辅导员,再加上公司每月每周为辅导老师定制的周计划,以及专门为凉山孩子定制的绘本都送到了驻村点。杨小林和辅导员们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按着周计划来上课,把最好的知识第一时间传送给了孩子们,让孩子们一点一点的进步。通过三个月的努力和坚持,当她再次来到这个最远的幼教点时,幼教点的每个孩子都有所改变,他们主动跑过来跟她打招呼,主动的跟她说:“杨老师,你上个星期没来我们幼教点,我们很想你啊。你上次教的游戏我们现在会玩了,我们一起来玩,好不好啊?”小小的那双手会主动的来牵她,不会像刚来的时候那样见到她会害羞、胆怯、不敢与她交流。看到孩子们的进步,那一刻杨小林的感觉好像是自己的孩子第一次开口叫她“妈妈”一样。欣慰加上感动,这就是杨小林前进的最大动力,她将带着这份爱,守着自己的初心继续前进。尽管这过程中有苦有泪,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当中,凉山州许许多多的驻村点老师和辅导员在行动着,他们将和社会各地关心着凉山的人一起,通过自身的努力付出,改变凉山山村孩子们的命运轨迹,让我们为这群人致敬!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金夕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