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采茶、制菜、品茶、茶艺表演……4月4日,北川第七届中国羌茶节暨第二届古羌茶艺文化节活动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盖头村开幕。此次活动由北川羌族自治县茶叶产业协会主办,通过游人采茶、传承人“手工制茶”、“茶企斗茶”、茶艺表演、非遗进景区、寻找最美乡村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中国古羌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带动茶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
游客采茶体验
当下正是北川高山苔子茶采摘黄金期。放眼望去,北川高地起伏的茶林之间,身着羌服的羌族姑娘、小伙儿们结伴相邀、三五成群,腰间挂着茶篓,一边唱起高亢嘹亮的采茶歌,一边娴熟灵巧地采撷着茶叶。一幅幅雅致、唯美、醉人的田园画卷,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驻足参观,他们一起加入到采茶、制茶、品茶的活动中,尽情享受别样雅致的茶园文化。
茶企斗茶
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的“北川苔子茶”,因长期生长于海拔1000-1800米以上高山峡谷中,昼夜温差大、云雾多、直射日照短,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有机茶的生产提供了良好条件,形成了绿茶香高、味纯、耐冲泡的内在品质。据了解,宋代八大茗茶之一的“昌明兽目”就出产在北川。
采茶
据介绍,北川产茶历史悠久,乾隆年间《石泉县志》中便有记载“榷茶始于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昌明兽目”及“神泉小团”茶是继唐以后历代名茶。1979年,“北川珍眉”茶出口美国,首开四川茶叶出口之先河。
制茶
北川茶园基地共有8.24万亩,其中百年以上树龄古茶树1.5万亩,主要生产绿茶(茉莉花茶)、红茶及黑茶等三类茶产品,年加工量1500吨,产值3亿元。生产工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西路边茶制作技艺”“古羌茶艺”与现代加工技艺结合为主,产品先后获得“农业博览会”金奖、“亚太茶茗大奖”金奖、“世界绿茶”金奖及“四川十大名茶”等殊荣。
祭茶
近年来,北川以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北川茶叶”作为区域公共品牌进行打造,推动茶产业发展。目前,北川茶产业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户,规模以上企业4户,四川省著名商标两个,四川名牌产品1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宗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