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走进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

2018-07-30 13:26:27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7月26日、27日,由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团进入四川宜宾泸州,实地探访这里火热的经济建设、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绿色的生态发展。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自7月20日启动,从“长江第一湾”畔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龙蟠乡出发,沿江而下,覆盖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在内的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

采访团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10家中央媒体,以及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媒体,共计百余名记者组成。20多天时间里,一行人将赴一线走访和采访,全景展现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的发展变化。

进入四川境内,采访团将依次前往宜宾市和泸州市,结合“经济长江”、“文化长江”和“生态长江”三个主题,分赴三条线路采访。其中,在宜宾,“经济长江”主题分团前往了宜宾港、五粮液集团、临港开发区、川茶集团等地采访;“文化长江”主题分团前往了大观观城、流杯池公园、南溪湿地公园和李庄古镇等地采访;“生态长江”主题分团前往了蜀南竹海、双河镇采访。

宜宾港:打造国际综合枢纽港

宜宾港位于岷江、金沙江、长江交汇下游14公里处,处于国家级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誉称万里长江第一港,处成都—贵阳、重庆—昆明X型交通交汇处,成渝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的核心区,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交叉点,成渝城市群南接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印孟缅经济走廊重要节点;是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的十大重要港口之一,也是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的十大重要港口之一。

今年6月15日下午,四川宜宾港(集团)有限公司与广西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宜宾市举行。当日,成都-宜宾(加挂)-钦州港集装箱班列在宜宾北火车站首发,开往广西钦州港。

宜宾作为长江首城,东向通过宜宾融入长江经济带,西向、北向通过“蓉欧+宜宾”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及中蒙俄经济走廊,南向通过“成都-宜宾(加挂)-钦州”铁路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现一带一路与长江黄金水道在宜宾互通互联,形成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南北及东西海陆环线。

宜宾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完善,是63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国66个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国家50个铁路枢纽城市地级市,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京昆”、“兰广”量大重要通道交汇点,是全省三个高铁枢纽配套城市。

据介绍,宜宾的货源主要来自宜宾本地及周边辐射区域,包括自贡、内江、乐山、眉山、雅安等及滇东北、黔西北部分区域,适合集装箱货物981万吨。

其中上行货物593万吨,主要有纸浆、粮食、矿物等。下行货物388万吨,主要有成品酒、烟叶、化工原料等。

今年3月16日,国家交通运输部下发《交通运输部关于外贸船舶临时进出泸州港和宜宾港部分泊位期限的批复》,该批复标志着宜宾港水运口岸临时开放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

宜宾港于2008年12月启动建设,2010年12月开港运行。运行七年多来,主营业务快速增长、开放合作不断深入,已迈入长江干线重点港口行列。

"开港以来,通过整合港航物流资源,港口货物吞吐量从零起步,特别是从2011年的8055标箱到2017年的38万标箱,年均增速达92%”,宜宾港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宜宾“双城”: 大学城和科创城加速推进

采访团来到四川理工学院宜宾白酒学院,在该院二期工程观景平台可以看到,白酒学院二期建设正如火如荼。宜宾市大学城与科技创新城位于临港经济开发区,选址观斗山与龙头山之间,总规划面积约36平方公里,一期规划12平方公里,打造长江国际生态创新科教城,已与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华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等12所高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目前正加快白酒学院二期、西华大学宜宾研究院一期、电子科技大学宜宾研究院一期等项目建设,均计划于2018年使用,宜宾将新增2.5万在校大学生,总数超过5万人。

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今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及现代港航物流产业“4+1”产业园正集聚发展。

中兴、康佳、苏格智能终端、朵唯智能云谷、领歌、中车株洲、凯翼汽车等知名企业强势入驻。

临港开发区紧紧围绕“科教之城、产业之城、开放之城、宜居之城、创新之城”的定位,着力打造现代科教、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四位一体”的国际化现代新城。

五粮液:保护生态产好酒

采访团来到五粮液集团公司,在五粮液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彭智辅的陪同下,通过深入酒圣山、五粮液酒文化博览馆、质量检测中心等地,对五粮液历史文化以及质量管理、高质量发展、绿色生态建设等方面的举措及成效进行了解。

五粮液地处“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这里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相对封闭的盆地气候,气温高、湿度大、雨量充沛、日照时间少,风速低,形成了温暖湿润、冬暖夏凉、春早、秋雨的亚热带到暖湿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粮农组织定义为“在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

而五粮液的酿酒用水,则是垂直深入岷江中心河道打入地下90多米深,通过400米隧道抽取富含矿物质的古河道水。岷江水基本是雪山水融化,水质优良,杂质少,富含对人体有利的20多种微量元素;地底水经过了泥沙岩石层的天然过滤,更保证了水的质量。
 
当前,五粮液正认真落实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精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动流域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彭智辅介绍,为切实保障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五粮液正按照宜宾市“建设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打造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宋公河(五粮液)综合治理等多项环保工程建设,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积极在更高标准、更高水平上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助力长江经济带生态屏障建设。

川茶集团:让消费者喝到生态健康好茶

采访团还走访了川茶集团宜宾金秋湖茶博园,据悉,该园已于近日通过了四川省专家评审,迈向创建国家级4A景区的关键一步。

在川茶集团,采访团记者编辑们一起品尝了世界名茶天府龙芽,观看了茶艺表演,走访了天府龙芽及茶食品的制作车间。都为自世界著名茶乡的绿茶点赞。

川茶集团天府龙芽通过品牌创新,打造省级大品牌,成为四川省委、省政府谋定的新出路。光荣的使命历史性落在了“天府龙芽”肩上。

“它创下中国茶行业3个第一:第一个省级大区域品牌,第一个‘6+X’全茶类品牌(6为中国六大茶类,X为茶叶衍生产品和创新产品),也是第一个‘区域品牌+企业品牌’”。

作为川茶产业排头兵企业,川茶集团不仅拥有“院士工作站”,还拥有全国茶行业唯一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全省茶行业唯一的“四川省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茶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平台,这成为“天府龙芽”“最具市场代表性和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品质保障。

吃得安全是市场的底线需求。牢牢守护舌尖安全、全面铸就卓越品质,成为“天府龙芽”的头等大事。仅院士工作站设立以来,陈宗懋等团队先后便指导实施“茶叶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关键技术”“茶园中常见水溶性农药的替代以及新型农药的应用技术”等重点项目,为川茶产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川茶集团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不断探索全茶产业链创新发展,跨区域开展大联合、大创新,与基地的茶企、专业合作社等村集体组织共同组建茶叶加工厂,打造安全生态、规范优质现代基地;提供技术指导,承担质量管理、统防统治、技术培训等职能;创建全茶产业链质量监管体系,建立“从茶园到茶杯”26个关键环节的全程可溯体系。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侯超

编辑:彭敏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