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兴文:山水蚕乡迎客来

2018-07-30 12:01:32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觅夏日清爽,品蚕桑文化。7月29日,“山水蚕乡•秀美周家”──四川兴文•周家第二届蚕桑文化旅游节开幕,文艺演出、美景美食、趣味体验等紧扣蚕桑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嘉宾游客用多种感官认识和品味周家镇近年来的巨大变化。

上午9点,蚕桑文化旅游节在歌伴舞《美丽周家》中拉开帷幕,《苗家好儿女》《竹梆声声传僰韵》等节目相继登场,演员们载歌载舞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本届蚕桑文化旅游节,兴文县周家镇在蚕桑美食上做文章,开发了凉拌桑叶、桑园桑枝鸡、桑叶粑粑、桑叶鸡蛋煎饼、煎桑叶尖、桑叶炒肉、桑叶炒腊肉、煎蚕米等以蚕桑为主角的美食,让嘉宾游客品尝到别样的风味。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嘉宾游客先后参观了蚕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竹荪加工场和尼泊尔香猪养殖场,通过看现场、听介绍,了解周家镇的产业布局和蚕桑产业发展情况。

走进蚕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在桑树根部的草丛中,一簇簇的竹荪蛋长势喜人。据介绍,周家镇今年引进兴文县野珍竹荪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周家村集中连片打造以桑枝为原材料的“桑+竹荪+彩云菇”基地400余亩。


据周家镇党委书记李文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蚕桑可养2.5张蚕,每张蚕产值3000元左右,一亩桑年产值8000元左右;通过桑枝作为原材料埋在桑林下,在每年3月至9月进行竹荪种植,按照目前市场价,能够实现产值15000元,10月至次年3月种植彩云菇,亩产6000斤左右,产值12000元;同时在。算下来一亩蚕桑地总收入在35000元左右,除去成本、人工工资等,纯收入就在15000元以上,真正实现了“万亩地、亿元钱”的目标。

周家镇位于珙县、长宁、兴文交汇处,距离兴文县城65公里。近年来,周家镇专注转型发展,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经济由“黑”变“绿”,转型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蚕桑产业,2017年被省农业厅授予“四川省特优蚕茧生产基地”称号。目前,全镇发展桑园面积15299亩,养蚕农户1200余户,今年春季产茧14.44万公斤,产值达733.93万元。

申勇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侯超

编辑:彭敏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