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6月17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
“认真学习了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决定》,省委一直高度重视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以品牌、业态、服务和体制机制融合为路径,以深化文旅融合重点改革为抓手,提出了很多原创性、创新性的改革举措,对我们基层推进相关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巴中市委书记鲜荣生表示,接下来,巴中将积极行动,通过擦亮红色品牌、培育新兴业态、创新服务体验、推进交旅融合与盘活闲置资源,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文旅融合之路。
巴中是川陕苏区首府所在地,有革命文物“露天博物馆”之称,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和红色遗迹散布在山水之间。如何擦亮“诗意山水·红色巴中”品牌?鲜荣生介绍,巴中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厘清红色资源家底,并出台《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三年提升行动方案》,实施了综合保护、展陈提升、红色文旅融合等八大行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全力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
“我们瞄准省委大力培育影视动漫、网络视听等新兴产业,在恩阳区建成国家级科普视听基地‘科普大视界’。”鲜荣生谈到,今年2月,巴中首办全国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吸引院士、科学家等3700余人参与,日均游客超5100人次。未来十年,巴中将持续通过“一年一大会、一月一院士、一周一专家”的科普矩阵,探索“科普+旅游”“科普+红色文化”等融合模式,为文旅注入硬核科技基因。
服务好不好,游客说了算。去年,在光雾山红叶节期间,巴中创新开展“我把红叶寄给您”“感恩有您·欢迎回家”等系列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涌入巴中,整个红叶节期间,全市仅收到了2条线下投诉留言。“其中一个具体做法是,我们创新推出消费投诉‘先赔后处’机制,政府建立资金池,遇争议投诉先行退款再处理。”鲜荣生介绍,这一模式已复制至巴人文化艺术节、中华龙舟大赛等活动中。今年端午假期,恩阳古镇及周边接待游客 72.38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4.96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20%、368%,且实现了“零投诉”。
同时,巴中积极响应省委交旅融合部署,实施“一五九米仓民宿”计划,即以贯通光雾山至诺水河的米仓大道为轴心,在沿线布局 5 个民宿组团,计划带动新改建民宿900余家。“今年推进 207 户,目前完成 63 户。”鲜荣生透露,除此之外,巴中还同步在巴州区试点创新:整合废弃道路土地资源,推出“服务区+文旅+物流+能源”路衍经济特许经营项目,让交通线变身文旅经济带。
此外,针对农村闲置资源,巴中创新组建69家“巴山强村公司”,通过镇村联动、飞地合作等模式整合资源,目前全市已盘活农村资源980宗。“下一步,我们还将结合全省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市县一体整合景区闲置资源,分类盘活、分类赋能。”鲜荣生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李长浩 许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