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为提升都江堰灌区水位要素现代化监测能力,去年以来,都江堰灌区启动了视频水尺系统的试点工作。
6月17日,记者从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获悉,目前都江堰灌区正在稳步推进该系统的推广应用,当前已在人民渠五七期、人民渠六期、三合堰干渠完成了首批11处的建设安装,正在开展比测分析工作。
什么是视频水尺系统呢?相关负责人介绍,视频水尺水位采集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非接触式水位监测技术,通过摄像头实时拍摄部署在岸边的水尺(水位标尺)实现水位识别。该系统遵循“图像预处理—水尺定位—岸线识别—数据融合”的技术路径,利用图像处理和智能算法自动识别水尺刻度,自动解析并远程传回实时水位数据。
系统又有哪些优势?记者了解到,视频水尺的非接触式特性能更好地应对汛期高洪和大水位变幅等特殊情况的水位观测。图像处理和水尺识别算法的技术原理,能够支撑视频水尺实现水位的自动采集和水情回溯。
值得注意的是,在首批11处点位的比测中,视频水尺水位采集系统展现出高可靠性、可回溯性等特点,其观测精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
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强化比测结果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通过科学选址和建设管理,有序推进视频水尺系统的推广应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洋 图片由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