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本油料作物生产如何应对高温干旱天气?这份技术指导方案请查收

2025-06-17 22:47: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6月17日,记者从成都市农林科学院获悉,为指导做好木本油料作物生产,确保全市林业生产安全,农林科学院特提出应对高温干旱天气技术指导意见。

抗旱技术方面:

(1)喷浇水降温。在苗圃地或有条件的林地,可采用喷水、浇水保持土壤含水量,降低地温,减轻危害。

(2)遮阴降温。对未及时遮阴的新造林、苗圃地应抓紧遮阴,减轻高温危害。

(3)重修剪降低蒸腾量。对受高温干旱危害严重的整株萎蔫株,可修剪大枝,减少水分蒸发。夏季修剪,伤口易感染病菌,修剪后必须涂抹伤口保护剂,整株喷施广谱类杀菌剂,如800倍托布津。

(4)化学抗旱。为减少土壤蒸发,可使用土壤改良剂、土壤保水剂、土壤蒸发抑制剂等,如旱地龙按1.5kg/公顷对水750kg,均匀喷洒于树冠。

灾后恢复措施方面:

(1)轻度受害。对叶皱缩,部分叶部焦黄或叶缘焦黄叶脉正常轻度受害植株,果后适当施有机肥,以保障明年产量。

(2)中度受害。对树体上部枝叶已枯死或枝干灼伤严重,但下部枝叶仍然保持存活的中度受害植株,在灼伤枝条部位涂愈合剂,在施有机基肥(果后肥)基础上,适当增施磷钾肥。

(3)重度受害。叶片自然脱落,树干仍然存活,但已进入夏季休眠重度受害植株,这些树必定要抽发新梢,为避免秋冬季冻害,在施有机基肥(果后肥)基础上,适当增施磷钾肥,不能用氮肥;并对部分开始死亡的树枝进行修剪。

(4)极重度受害。叶片枯而不掉,颜色发红,远看似火烧样极重度受害植株,在施有机基肥(果后肥)基础上,适当增施磷钾肥,不能用氮肥;根据受害程度进行截干或重修剪,截口用塑料薄膜密封包扎。树体全部干枯的致死植株,应及时清理植株,并在秋、冬季或次年春季采用大苗(2年生苗中选较优苗木)补植或大树移栽补植。

防旱技术方面:

(1)新造林适时科学种植。新造林提倡秋冬季造林,使之有较长时间根系恢复期,在高温干旱来临时具有较强的吸收水分能力;提倡大穴浅栽高覆土造林,为提高土壤通透性,减少根腐病发生,造林定植基本与地面平,但用松土覆盖要厚,以保证土壤湿度、降低根系处地温;适量修剪,造林前应疏除部分下垂、细密、交叉枝,减少叶片水分蒸发量。

(2)遮阴。对新造林、一二年生幼苗、当年嫁接幼苗,在高温来临前应用60%以上遮光度的遮阳纱进行遮阴,通过遮阴减少太阳直射,降低圃地、林地温度以减轻高温干旱危害。

(3)深翻扩穴、保持侧方庇荫。幼年林分,在雨季结束后可结合清除树盘杂草,进行深翻扩穴掩埋,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清除杂草时应保留带间植被,为幼年林提供侧方庇荫。

(4)覆土覆草。对新造林可适当增加覆土厚度或覆盖杂草,以降低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覆盖物应与根茎部保持10cm以上距离。

(5)病虫害株清理与防治。苗圃地中,根腐、茎腐病株在高温干旱期会集中显现,针对此类病害株,应及时清理,并结合喷灌水用500倍多菌灵浇灌苗圃地;对幼年林中突然表现出整株叶片萎蔫植株,可初步判断为根腐病或茎干处腐烂,对此类植株应重修剪遮阴,并用500倍多菌灵浇灌根系。

(6)枝干涂白。对需重点保护的植株,可采用10%石灰水涂白树干,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日灼。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洋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