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气象科普讲解大赛收官  

2025-06-12 16:08: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6月10日,由四川省气象局主办,省气象服务中心、省气象学会秘书处承办的2025年四川省气象科普讲解大赛落下帷幕。来自全省气象部门、高校、企事业单位的 30 名选手通过沉浸式讲解与多媒体技术,为公众呈现了一场兼具科技感与趣味性的气象知识盛宴。

经过激烈角逐,省气象服务中心杨若欧、泸州市气象局陈一菲、四川应急广播电台李炯熠分别摘得科研业务、专业讲解、志愿传播三大赛道一等奖。乐山市气象局谭婉晴等 6 人获二等奖,宜宾市气象局郭旭等 9 人获三等奖。赛事还评选出 “最佳创意奖”“最具人气奖”各 3 项,宜宾柳湖中学张扬波等 10 人获评“四川省十佳优秀气象科普使者”。成都市气象局、宜宾市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获“优秀组织单位”,泸州市气象局获“优秀创作团体”称号。

本届大赛以“科技赋能气象 守护蜀地未来”为主题,自启动以来吸引百余名选手报名,开展预赛 30 余场次,线上线下受众超万人次。参赛群体呈现显著多元化特征,既有气象科研骨干、高校学者,也有新闻主播、中学教师,更有充满活力的“00后”科普新人。来自成都市气象局的李郅玙以《大明星的气候密码》为题,将气象科学与生态保护巧妙结合;内江市气象局钟佳利通过《气象暗战:AI如何用数字台风眼改写抗灾剧本》的案例,展现科技赋能防灾减灾的前沿成果,生动诠释了气象科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比赛现场,选手们打破传统科普的刻板印象:从二十四节气的气候智慧到气象卫星的“太空视角”,从人工影响天气的实际应用到极端天气预警的科学原理,30 个讲解选题覆盖科研业务、民生服务、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专业讲解赛道评委周泳汐点评指出,选手们通过故事化表达、情景化演绎和可视化呈现,让“高冷”的气象科学变得“接地气”,有效推动气象知识从专业领域向大众生活的转化。例如,省气象服务中心江幸芷通过动画演示与专业视角,解析了一位来自海洋的“气象记录员”;南充市气象局张闻韬结合身边案例,讲述低空经济时代,“天空蓝海”遇见“风雨变幻”的美妙际遇,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赛事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开展全程图文直播,并设置气象知识现场问答等互动话题。

四川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社会各界对气象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学气象、爱气象、用气象已经逐渐成为公众的自觉选择,对高质量气象科普要求也越来越高。气象科普讲解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价值观的塑造。经过7年的发展,已成为促进气象科学传播、培养优秀气象科普人才、弘扬科学家精神、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的科普工作平台,为全省气象科普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