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成都数字娱乐周今日在蓉开幕

2017-08-04 08:49:34   成都商报

 

活动 规划

  WEST JOY成都动漫游戏展

  时间:2017年8月4日-6日

  地点:大悦城

  2017G联赛-银河杯锦标赛

  时间:2017年8月5日-6日

  地点:四川大学体育馆

  “天府文化”再一次吸引世界目光--今日,第七届成都数字娱乐文化周在成都正式开幕,本届数字娱乐周将聚合“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16国资源,持续至6日。

  此次活动在武侯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由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秘书处等机构共同举办,主题为“数字引领生活 武侯联动世界”,本届数字娱乐周将推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16+1电子商务发展会议暨磨子桥数字化发展论坛的系列主题活动。

  成都数字娱乐文化周是成都市数字娱乐产业的年度盛会,为数字娱乐产品及相关企业打造展示平台,拉动数字娱乐产品市场消费,以会展经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每年都吸引大量行业精英参会。活动已成功举办六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行业影响,是国内著名的数字娱乐行业节会品牌。

  这一次意义尤为特殊。7月2日,成都召开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成都提出,当今世界已进入文化全球化时代,城市的竞争高度往往由城市文化的创造力、传播力决定,必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增强西部文创中心功能。随后,产业白皮书发布,武侯区将文化创意产业新确立为主导产业。这是武侯区的国际首秀,也是16个中东欧国家来蓉谈合作、觅机遇的国际平台。

  中东欧16国地处“一带一路”沿线,正成为“一带一路”倡议融入欧洲经济圈的重要承接地。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间建立的 “16+1合作”机制中,商贸合作是重要方向之一,尤其是跨境电子商务方面的合作正在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间合作的新亮点。

  本届数字文化周将举行“一带一路倡议下的16+1电子商务发展会议暨磨子桥数字化发展论坛”一个主论坛和一带一路文化点亮世界国际论坛、16+1电子商务发展圆桌会议、数字产业优化中心城市能级研讨会三个平行论坛。

  同时,2017 WEST JOY动漫游戏展、G联赛-银河杯锦标赛将同时启动。

  这是两场对市民开放的盛会,将于2017年8月4日~8月6日在成都武侯区大悦城和四川大学体育馆举行。展览面积将达到7000平米,知名参展企业40多家,预计吸引观众3万人次。

  中东欧16国嘉宾来蓉论道“一带一路”

  这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国际盛会。除了数字领域及电子商务专家、智库代表,外贸、进出口、电商及金融机构等代表之外,16个中东欧国家驻华使馆外交官与企业、行业代表也应邀来蓉,论道“一带一路”机遇与“天府文化”。

  哪些嘉宾将来蓉?他们将带来什么?成都商报记者提前打探。

  中国商务部欧洲司商务参赞 余元堂:

  为电商发展 提出五点建议

  “很高兴来到成都武侯区,出席‘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中东欧国家电子商务发展论坛。”商务部专家余元堂表示,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机制自2012年启动以来,经贸成果日益丰硕,有效提升了双方经贸合作水平,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尽管近几年全球贸易低迷,但中国与中东欧16国贸易额从2012年的521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587亿美元,增长13%,双方贸易平衡状况明显改善,贸易结构更趋优化。

  他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要创造良好的电商交易环境。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应在跨境支付、物流、通关等各个环节给予政策支持,为跨境电商交易提供良好环境,使跨境电商成为一种贸易新常态。

  二是夯实平台建设。电商平台是从事跨境电商交易的主要载体,支持搭建中国国内电商与中东欧本土化电商平台的对接平台、渠道,有效促进双方电商平台的有效对接。

  三是共建中国-中东欧跨境电商生态服务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线上推动国内产能圈和国外渠道圈的对接,支持信息互联、订单服务、征信大数据等服务;线下整合供应链资源和渠道圈资源,促成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互展互销、商机对接。

  四是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以2018年将要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契机,为中东欧优质产品进入中国、推动全球贸易增长搭建国际化平台。

  五是要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参与跨境电商。中小企业是国际贸易的中流砥柱,中小企业深度参与跨境电商可以直接提升贸易、带动就业。

  社科院欧洲所中东欧室主任 刘作奎:

  跨境电商是新模式,

  也面临传统外贸投资挑战

  “希望以数字娱乐为契机,在成都武侯区共同交流行业发展,探讨电子商务发展遇到的问题。”此次来蓉,社科院专家刘作奎将发表讲话,他表示,中东欧国家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板块,具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需求优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东欧国家是欧洲经济的“新兴力量”,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有着鲜明的互利共赢特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16+1”合作机制的建立,中东欧市场成为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新大陆。

  在经贸方面,2016年中国与中东欧16国贸易额为586.54亿美元,占中国与欧洲贸易总额的10.19%,在中国与外部世界贸易整体下滑6.8%,对欧洲贸易总额下降3.3%的情况下,中国与中东欧16国贸易额同比增长9.5%。在贸易联系方面,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自2013年正式开通以来,中国和波兰等中东欧国家的交流迅速增多,四川省和罗兹省、成都市与罗兹市分别结成友好省市。

  2016年1月,国务院部署新设了成都等12个城市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用新模式为外贸发展提供新支撑,“来到成都市,我也很希望学习和探讨跨境电商这种‘互联网+外贸‘新业态的发展模式,并一睹成都市建设西部电商消费之都的风采。”

  专家表示,跨境电商是一个新模式,但也面临传统外贸投资中,国家间经济体制、营商环境、投资与税收政策、社会文化等差异性的挑战,同时可能还要解决跨境物流的清关、配送、支付等配套设施建设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行业专家积极贡献智慧、共同努力。”

  匈牙利驻重庆领事馆领事 南英杰: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主导力量

  匈牙利政府的“向东开放”政策,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合作的契合点。匈牙利也是第一个参与中国“一带一路” 规划并签署谅解备忘录的欧洲国家,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发挥了引领和先行作用。2016年,匈中双边贸易额达88.9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匈牙利向中国出口34.6亿美元,同比增长20.5%,进口54.3亿美元,同比增长4.4%。匈牙利继续保持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地位,中国也是匈牙利在欧盟外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

  匈牙利是欧盟和申根成员国,地处欧洲中心位置,区位优势明显。全国面积9.3万平方公里,虽不到1000万人口,但可以无关税辐射欧洲5亿多人口的市场,以及乌克兰、俄罗斯和西巴尔干国家的2亿多人口市场。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已成为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15年,匈牙利电商规模达10.3亿欧元;2016年,电商规模达13.9亿欧元。目前匈牙利的电商零售额占据国内零售总额的5%以上。跨境网购消费群体迅速扩大:2015年,匈牙利网购者数量刚过400万,其中约35%的网购者从国外网站购物;2016年,匈牙利网购者数量达到460万,其中约45%的网购者选择跨境电商,匈牙利的电商发展呈现迅猛增势,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领事南英杰表示,中国政府正在大力倡导创新绿色发展,仅不到1000万人口的匈牙利就出了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不论是艺术文化还是科技发明,匈牙利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创新优势和领先水平,希望借助武侯区搭建的交流平台,加强双方合作,有更多发展机遇。

  成都磨子桥华丽转身 从电脑城一条街到创新创业基地

  今年5月10日,“花式咖啡机”“虚拟现实体验仓”等众多科技产品亮相2017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科技范儿十足,让众多“创客”激动不已。

  这些科技来自成都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这使成都磨子桥再次声名鹊起--成都磨子桥是成都最早的“科技城”,曾因为“电脑城一条街”广受瞩目,如今,已经华丽变身创新创业基地。

  磨子桥的华丽转身

  1996年,受武侯区支持政策吸引,这条街吸引来最初的商家聚集,并逐步形成东华电脑城、成都电脑城。

  统计显示,1998年磨子桥街区曾聚集了3000家电子销售、维修的门脸,1998年在磨子桥举办的成都首届电脑节上,就有超过十万市民当街学电脑。

  2000年后,成都科技一条街进入“10年黄金期”。伴随电脑在家庭与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当年全国台式电脑售出约620万台,同比增长38.2%。这条街上电脑城也如雨后春笋,最高峰时短短一公里有9个大型电脑城。10余年黄金期后,与北京中关村一样,成都磨子桥面临转型。

  2015年,响应全国“双创”号召,成都武侯区政府决定出钱反租场地建设孵化器,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由此面世。

  根据该区《关于“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10年后街区创新创业载体面积将达到20万平方米,孵化创新型小微企业1万家。仅前3年,区政府就将投资3亿元用于扶持政策兑现、租赁创业载体等。

  不到两年时间,昔日的“电脑城一条街”磨子桥已华丽转身,变身创新创业基地。拥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数十家,创客人数超过万人,成为成都双创“新地标”。在引进人才方面,武侯区制定了《武侯区“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武侯区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办法》,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真正把人才吸引到武侯来,为武侯的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未来,武侯区还将完善初步建成的“磨客·云--武侯区创新创造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磨客集市“线上+线下”创新型交易功能,将“磨子桥”打造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双创”名片。还将围绕“磨子桥”主题制定全套标识系统升级方案,举办“创新驱动人才评选”、“磨子桥遇见中关村”、“智能硬件大赛”等特色活动,打造“磨客·行”系列活动品牌,每年开展 “磨客·秀”、“磨客·汇”、“磨客·训”等品牌活动不少于50场。

  打造“环川大知识经济圈”

  磨子桥的转身,影响的并非只是一条街。

  与磨子桥相隔不远,四川大学人才济济,是四川乃至全国的人才摇篮。磨子桥碰撞四川大学,一个“环川大知识经济圈”正在打造中--武侯区正在引导高校院所创新创业人才带项目到共建载体内孵化培育,推动校院地协同创新。同时,武侯区专利申请量每年15000件左右。

  目前,“环川大知识经济圈”建设已取得阶段性实效,该区打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充分发挥四川大学强势学科、优势学科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效用,推动四川大学科研综合楼建设、创新创业大厦建设、展业大厦改造等重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

  该区还建立区领导定向联系高校、科研院所工作机制,相关区领导专程拜访高校,形成了一批合作项目。从科技成果申报,也可以看得高校叠加双创基地的辐射力,2016年,武侯区共获得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42项,获得科技资助资金5692万元,区内企业获得国家和省市战略性新兴产品和重点新产品称号17项,获得资助资金540万元。

  高校叠加双创基地,甚至还能辐射其他实体经济。就在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前夕,由四川大学主导建设的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武侯区。

  按照产业发展规划,武侯区将围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健康产业、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商务商贸业等三大产业,磨子桥双创基地带来的人才、资本、市场活力,将助推武侯区三大产业迈入新征程。(成都商报记者 叶燕)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