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双喜临门!同日实现梁场正式投产和首台盾构始发

2017-06-16 12:02:45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成都地铁10号线二期今(16)日双喜临门:同日实现梁场正式投产和首台盾构始发! 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工程全长约27km,地下线长约10.3km,高架线约16.7km,共设车站10座,地下站5座,高架站5座,设3座换乘站。

首台盾构始发

10号线串联了主城红牌楼商圈、双流机场、双流西客运枢纽、胜利镇、花源新城、花桥新城至新津主城区,是成都市一条重要的枢纽连接线及外围快线。二期延伸后主要服务于主城与新津组团的快速联系,并兼顾服务机场客流,是一条具有市域快线和机场线复合功能的复合线。

三个“第一次”

首台盾构始发创下成都轨道交通“三宗最”

△地铁10号线二期施工现场

本次从双流机场2航站楼站-双流西站区间2号风井始发的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工程首台盾构将单向掘进2.4公里,其中近1公里线路位于双流国际机场管制区内。该盾构机将在区间1#风井短暂整修,然后连续掘进1091m下穿双流国际机场滑行跑道、停机坪到达10号线一期工程的终点站(双流机场2航站楼站),这段工程将创造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史上的三项第一

△地铁10号线二期施工现场

一是首次穿越机场停机坪,实现1091米长距离不换刀掘进。因双流机场停机坪下方不具备换刀检修条件,该段工程的盾构机将面临长距离不换刀连续掘进。掘进过程中要下穿双流机场停机坪、滑行跑道、航油管道等重特大风险源。这是成都轨道交通建设以来第一次穿越机场停机坪与滑行跑道,也是我国继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下穿上海虹桥机场、北京机场线下穿首都机场、南京至高淳城际下穿禄口机场、穗莞深城际下穿深圳宝安机场后第五次下穿不停航机场。

二是首次在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中采用冻结法联络通道施工。为保证机场的正常运行,位于双流机场停机坪下方的1号联络通道受地面条件限制,现场不具备其它工法施工条件,须采用冻结法联络通道施工。冻结法施工技术在我国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在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使用还属首次,同时因为1号联络通道上方为机场停机坪,对施工过程中的地面冻融沉降控制十分严格。

三是首次使用BIM三维动态管理实现盾构机洞内拆解。盾构机掘进至双流机场T2航站楼站时10号线一期工程已经投入运营。盾构机到达后不具备常规吊出条件,需将盾构机拆解为小单元块体运出。隧道内拆机环境狭小,工况复杂,盾构机拆解及吊出工作纷繁,占用工期较长。

据了解,根据工筹计划,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工程全线设5个盾构始发站点,共投入8台盾构机施工,目前已有2台下井。2017年6月16日首台盾构的顺利始发,为10号线二期工程顺利“洞通”奠定坚实基础。

保驾护航高架建设

10号线二期工程新津梁场启动

△施工现场首梁制作

6月16日上午,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工程新津梁场正式启动,标志着该线路正式进入箱梁预制阶段,为高架段建设提供保障。10号线二期工程高架线长约16.7公里,沿大件路中央分隔带分布,下穿成贵高铁和成都二绕高速,横跨金马河,直达新津主城区。

新津梁场位于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高架线路中部,占地170亩,负责全线高架段共计332榀简支双线梁的预制、运输、架设任务,每片箱梁重达465吨,是成都轨道交通建设以来规模最大预制梁场。

据了解,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工程高架线路长,工期紧,计划采用两套运架设备沿大件路走行10余公里,期间两次下穿成贵高铁、一次下穿成都二绕高速、还要在500KVA超高压线网下进行架桥机拆解,顺行而上跨越460米宽的金马河,运架安全要求非常高。

面对复杂的工况,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推行BIM施工管理,通过BIM技术对箱梁预制、运输、架设等各种工况进行全过程可视化模拟,施工全面实现系统化、可视化、数字化。

同时,由于10号线二期工程是一条设计时速为100公里每小时的高架轨道线路,全线共计332榀预制箱梁,为保证全线预制箱梁外观质量,实现现代化、工厂化的流水生产模式,新津梁场钢筋车间配备全自动钢筋加工数控中心,能够高效精准地进行钢筋加工,实现钢筋加工机械化、自动化、系统化生产。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