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有哪些特点?这场发布会解读了

2021-07-25 19:56: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725日,中共成都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此次全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市委政研室主任、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曾明友在发布会上作了详细解读。

曾明友表示,全会主要有五大特点:

一是坚持对表对标,把新发展理念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本遵循。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新思想指引、新理念导航,并结合实际贯彻到全会筹备全过程,确保各项发展战略、任务举措与党中央、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全会明确提出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持续探索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表达,构建以创新为新动能、协调为新优势、绿色为新形态、开放为新引擎、共享为新局面、安全为新特质的城市范例,以新发展理念的成都实践占领城市发展理念和策略的制高点,让成都发展转型的带动力推动市场主体与城市共成长同发展。

二是坚持系统集成,把公园城市作为城市最鲜明的特质。全会着眼于把公园城市打造成为成都最有识别度、最有竞争力、最有影响力的城市名片,系统梳理了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推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对四年多来在实践探索中证明成功的政策、措施、做法,通过全会决定的形式固化下来,引导今后的实践,集成提出了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创新思路和创新举措,为两个《决定》的起草标注了战略起点,奠定了理论基础,丰富了实践经验,提供了战略方向。总体来看,《决定》的形成是一个深学细悟、坚定贯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系统深化的过程,是一个深入研讨、凝聚共识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市委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建设公园城市的战略定力和坚韧意志,有利于进一步营造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品牌。

三是坚持创新引领,把示范区建设作为未来发展的强劲引擎。示范区建设是成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框架下最为重要、最为独特的国家定位,全会坚持把城市未来发展放在两个大局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变化和成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特征,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2025年、2030年、2035年三个阶段性目标,强调以示范区建设增创城市先发优势,抢先布局新技术、新生物、新能源、新制造、新生活五条赛道,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努力在核心功能集成、区域辐射带动、可持续能力建设、全球资源配置、新型产业培育、现代城市治理等方面持续突破、创新实践,以城市现代化为引领带动区域现代化提供新经验。

四是坚持人本逻辑,把幸福美好生活作为城市核心竞争优势。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认同感持续提升。面向未来,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会明确提出,要引导城市发展更加注重生活价值和人本导向,促进人城产深度链接和高度融合,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牵引,打造高品质生活环境新标杆和共建共享幸福城市新样本,让生活城市宜居品质成为成都的持久魅力和核心竞争力。

五是坚持集思广益,把凝聚各方智慧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市委常委会直接指导起草组工作,锐平书记高度重视,亲自研究审议全文文件的总体框架、基本思路、指导原则和重要内容,为文件起草把关定向。市四大班子成员、各区(市)县、市级各部门围绕全会主题牵头形成了115篇调研报告,这些都为文件起草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广泛咨询国际国内高端智库、充分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先后召开了4场专题座谈会,并开展了三轮征求意见。全会期间,与会同志踊跃发言、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可以说,这次全会是全市上下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汇聚起了共建公园城市、共创美好生活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合力。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