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形式国内首创,四川这项岷江生态保护与利用研究课题引关注

2020-12-22 12:09: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日,记者从四川省审计厅获悉,《“河长制”背景下岷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绩效评价研究》课题项目已在科技厅立项,据了解,该课题研究的形式、方法目前在国内尚属首创,预计2021年结题。

岷江作为长江上游重要支流,对四川省水资源涵养和水生态环境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受局部地区水环境承载力超载、结构与布局性污染突出、污染治理能力不匹配新时期管理需求、水资源量总体下降的制约,岷江水环境安全面临巨大考验。
岷江流域河(湖)长制推进办公室在深入推进流域系统治理的基础上,创造性开展岷江生态保护与利用课题研究,牵头发起《“河长制”背景下岷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绩效评价研究》课题项目。会同四川省生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对岷江流域“十三五”以来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开展绩效评价研究,找出目前工作存在的短板、难点,为“十四五”的岷江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提供基础性、系统性、科学性的支撑,以期助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岷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推动流域地区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

本项目采用科学模拟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引入数理分析、模型分析、实证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评价岷江流域各项“河长制”工作措施的实施效果,总结岷江流域水环境改善情况、水资源保护节约现状、污染物控制措施及减排量等,定性与定量分析 “河长制”工作措施与水环境质量改善内在联系,识别现行工作措施中的问题与不足,在“十四五”期间制定实施绩效产出更高的“河长制”工作相关政策措施,构建更科学、更持续的河湖保护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河长制”工作机制体制。结合“河长制”工作各项任务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岷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河长制”工作在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中发挥的作用和制约因素,从区域、空间、时间等纬度对“十三五”期间岷江流域“河长制”工作成效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建立流域水环境保护绩效评估体系,定量“十三五”期间“河长制”各项工作对岷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贡献,定性研判“十三五”期间“河长制”各项工作成效、优势及短板。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下,持续创新、完善、升级“河长制”工作方法,为“十四五”岷江流域“三水统筹系统治理”工作的落地落实和流域绿色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撑。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