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记者4月17日从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获悉,2018年一季度,成都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加注重供给与需求良性互动,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消费市场供应充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2%,呈现低位运行态势,升幅为近八年新低。
一季度CPI涨幅创近8年最低点
一季度成都市CPI同比上涨1.2%,涨幅较去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并创下2011年以来同期新低。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2%,服务价格上涨1.6%,工业消费品价格下跌0.1%。
图1 2010年以来成都市一季度CPI涨幅
同比先扬后抑,环比冲高快落
从同比走势看,由于与去年春节错月,1月份全市CPI同比上涨0.7%,涨幅创下2014年5月以来新低;2月份受春节节日效应影响,同比反弹至2.3%;3月份随着春节影响减弱,同比上涨0.7%。
从环比走势看,1月份受全国大范围雨雪天气影响,鲜菜、鲜瓜果等食品价格走高,环比上涨0.2%;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环比上涨1.2%;3月份,受节后消费减弱和鲜菜、猪肉罕见快速下跌影响,环比下跌1.6%,创下2001年7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图2 2017年以来成都市CPI环比、同比走势
季节性因素对CPI影响较为突出
从同比看,将食品、能源等受气候和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价格扣除后,核心CPI[ 从2001年起,我国开始编制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指数(也称为核心CPI),由于其剔除了非市场因素的波动影响,能够较真实的反映出价格的长期变化程度。]运行更为平稳,涨幅更低。一季度,成都市CPI高低相差1.6个百分点,同期扣除食品、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高低只差0.6个百分点(见表1)。另外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影响后,CPI最高涨幅只有0.8%,比不扣除时低1.5个百分点。
一季度同比涨幅低于全国、全省,排名靠后
一季度同比上涨1.2%,比全国低0.9个百分点,在36个大中城市中排在第34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在第15位;比全省低0.5个百分点,在21个市(州)中排在第21位。与杭州市(2.8%)、西安市(2.5%)、重庆市(2.1%)、南京市(2.0%)、武汉市(1.8%)相比较,成都涨幅排位居末位。
本次变动特点有什么特点?
食品价格涨多跌少,鲜菜领涨猪肉领跌
据了解,一季度,食品价格上升2.7%,上拉总指数0.48个百分点。
1.气候因素影响供应,鲜菜价格前高后低。1月-2月初受全国大范围雨雪天气影响,本地蔬菜生长速度变慢、外地蔬菜运输受限,2月受春节消费需求释放影响,1-2月鲜菜价格涨幅较高,环比分别上涨11.9%、16.5%。进入3月份后,气温回升迅猛,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明显偏高,应季蔬菜提前集中上市,市场供应充足,蔬菜价格急剧下跌,环比下跌19.9%,是自2006年1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其中,因为3月份价格过低,成都市所有参保区县的莲花白、大白菜、莴笋价格均低于保险价格,预计出险赔付款在110万元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由于去年暖冬天气,菜价连续5个月下跌,同期对比基数较低,一季度鲜菜价格同比上涨22.1%,高于去年同期47.3个百分点,上拉总指数0.56个百分点。
图3 2017年以来成都市鲜菜价格环比、同比走势
2.生猪供应充足,猪肉价格前稳后跌。一季度猪肉价格下跌10.7%,下拉总指数0.32个百分点。春节前,猪肉消费需求旺盛,但生猪供应充足,猪肉价格基本稳定,1、2月份环比分别仅上涨0.5%、0.8%。春节后居民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减少,市场需求进入阶段性疲软期,3月批发市场的销售量远远低于节前水平(见图4),而生猪价格接连下降,猪粮比从3月5日起就跌至6:1的盈亏平衡点以下,受此影响3月猪肉价格环比下跌9.7%,是自2013年4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出现罕见快速下跌态势。
图4 苏坡批发市场、农产品中心一季度猪肉销售量
服务价格继续上涨,成本推动刚性特征愈发明显
一季度,服务类价格涨势不减,同比上升1.6%,拉动总指数0.62个百分点。一是劳动服务类受成本影响,价格刚性上升,如衣着加工(21.7%)、家庭维修服务(20.1%)、鞋类加工服务(14.9%)、衣着洗涤保养(14.2%)。二是春节前后出行人员增多、糖酒会召开,推动交通旅游价格上涨,如旅行社收费(12.1%)、宾馆住宿(9.8%)、其他住宿(9.0%)。三是受春节期间务工人员集中返乡,人工费上涨,如美发(12.6%)、家政服务(7.4%)、车辆维修与保养(1.2%)。四是受政府价格调控影响,价格上涨,如其他保险(20.0%)、学前教育(2.4%)、高中中职教育(2.9%)、课外教育(1.7%)。
租赁政策显效,房租价格同比升幅回落
2017年11月15日成都市印发《成都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五年规划(2017-2021年)》,紧接着在2018年1月3日发布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和规范管理成都市住房租赁市场的意见》,并在一季度上线了2200余条国有租赁房源。目前成都住房租赁市场的产品,已细分为国企背景的合租公寓、中介机构的分散房源、开发商打造的集中式商业公寓,以及酒店运营商提供高服务标准的套间整租。在政策的调控下,一季度私房房租上涨4.0%,较去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自有住房下跌2.2%,较去年同期下降6.4个百分点。其中,业主对租金回报率的需求与二手住宅预期较为一致,1月成都市主城区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指数在连续24个月的上涨后首次出现下降,自有住房价格在一季度也呈现出以降为主的走势。同时,随着租赁市场在不断增大,租户住房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从以前的“有得住”转变为“住得好”,“租房消费升级”的趋势开始显现,以60-90m2面积段的整租房最受欢迎,因此私房房租比自有住房价格回落稍慢。
图5 2017年以来成都市私房房租、自有住房同比走势
工业消费品涨跌互现,市场价格传导因素显现
一季度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下跌0.1%,下拉总指数0.04个百分点。一是随着2016年8月成都市PPI同比指数转正后,一路震荡上行,下游消费价格也维持同步上扬态势,水泥、其他燃料、涂料、服装材料等品种上涨明显,分别上涨10.6%、7.8%、2.7%、1.1%。二是随着环境治理提档升级,环境要求越来越严格,木材、家具、建材、报刊杂志等价格逐渐上涨,如柜、板材价格分别上涨14.2%、11.8%。三是一季度处于节日集中期,各大商圈、购物中心、商场超市等商贸流通企业结合成都市开展的“2018成都新春欢乐购暨‘成都造’品牌联展”活动、“过年耍成都 寻找最年味”春节特别活动等进行了系列促销活动,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其中女鞋价格下跌11.5%、雨具价格下跌9.5%、餐具价格下跌9.5%、床单被套价格下跌7.4%、儿童裙子价格下跌7.2%。
翘尾因素明显减弱
一季度成都市CPI累计上涨1.2%,其中翘尾影响约0.7个百分点,占58%;新涨价因素影响0.5个百分点,占42%。而去年一季度成都市CPI累计上涨2.1%,其中翘尾影响1.6个百分点,占76%;新涨价因素影响0.5个百分点,占24%。可见,一季度翘尾因素影响明显减弱,是CPI涨幅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预判,预计二季度成都市服务项目价格稳中有升,工业消费品价格小幅上涨,食品价格有一定不确定性,但总体仍保持上涨态势。
从目前来看,成都市CPI保持温和上涨是大概率事件。预计二季度成都市CPI涨幅可能高于一季度,上半年成都市CPI涨幅2%左右,仍将低位平稳运行。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