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或许,你去过竹海;或许,你去过石海,但是你去过“竹石海”吗?这里是竹海中的石海,石海中的竹海──这里,就是西部竹石林。天坑、地缝、石林、溶洞,“四位一体”的立体喀斯特地貌,形成于5亿多年前。
西部竹石林旅游景区位于宜宾市长宁县梅硐镇,距长宁县城56公里,从长宁县城驱车,大约1个小时就能到达梅硐镇,再沿蜿蜒的山路到达位于山腰的竹石林景区大门,这里已四处可见喀斯特地貌。
“五亿年的光阴,才造就了今天的竹石林。”行走在竹石林中,景区内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态,争奇竞丽。石芽、石林、石塔、溶沟、溶柱、石墙一应俱全。
竹石林,顾名思义就是竹林中有石林、石林中有竹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喀斯特地貌、世界上最独特的竹石林奇观、长宁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精华景区、世界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候选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据长宁县旅游局局长刘龙泉介绍,景区规划面积83平方公里,包括高简古石林核心旅游景区和千年黄桷树、亿年夫妻石、桫椤沟、石垅坡石林、余泽鸿故居等外围旅游景区。其中高简古石林核心旅游景区包括芭蕉洞、苦竹林石林、楠竹林石林、地缝景区、桃园、五子登科、人居天坑、牛滚凼、陈家湾、玉峰屏10个景区。
竹石林的景观,不仅四季不同、四时各异,还伴随着阴、晴、雨、雪的变化而变化。竹石林景区由地表石林、地下溶洞和天坑、地缝“四位一体”的立体喀斯特组成,集中了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极具古老性、珍稀性和典型性。
据地质学家考证,竹石林的碳酸盐形成于距今5.23亿年-5.41亿年前的寒武纪中上统和距今4.53亿年至4.78亿前的奥陶纪中统宝塔组。
在距今5亿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经历了漫长的海底沉积,形成了深厚的碳酸盐。由于地壳运动,碳酸盐抬升为陆地,经过风化剥蚀和雨水溶蚀,以及人类活动,形成了今天分布集中、相对稳定、原生性和代表性强的竹石林奇观,具有重大的地质地貌、生物生态、美学文化等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竹石林旅游景区的竹林有苦竹、楠竹等散生竹和丛生竹共28种竹类,以及桢楠、润楠、山茶树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并与云豹、小熊猫、白腹锦鸡、竹鸡、野猪等野生动物,形成世界上最具特色的竹石林生态奇观。
竹石林旅游区的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冬暖、春早、夏长、秋凉,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3℃左右,年降水量1200—2000mm,相对湿度88%,是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消夏避暑的旅游胜地。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邹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