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打造幸福职场 建设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

2018-03-28 16:04:32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3月28日,“和谐高新•幸福职场”主题沙龙在成都高新区人才中心举办,该活动由成都高新区基层治理和社会事业局、工会、企联携手发起,意在探索经济发展新阶段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路径、新模式。来自四川省人社厅、成都市人社局、成都高新区相关部门以及成都高新区主导产业企业代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代表等近100人参加活动,腾讯、英特尔、美大康、西南人瑞、杜拉拉5家企业代表作分享发言。

据悉,成都高新区去年成为全省首批两个获批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的区域之一,今年3月首次启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宣传月,本次沙龙是宣传月的活动之一。

成都高新区基层治理和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依照“以创建促构建、以构建促发展”的思路,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服务型的政府人格、智慧型的治理能力、信赖型的劳企关系、互益型的多方合作的综合试验区“高新模式”。

定制劳动关系“体检报告” 为企业劳动关系评级

据介绍,此次宣传月活动旨在通过广泛的集中宣传,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活动走进企业、产业园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让“和谐高新·幸福职场”品牌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广泛宣传,引导用人单位依法规范用工行为、依法保障职工劳动权益,将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解除终止纳入法治化和规范化轨道,让企业和职工携手共同营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浓厚氛围。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成都高新区正在构建企业和谐程度评价认证体系,以科学的运营模式和公平的评价指标为参照,为企业定制精准的劳动关系“体检报告”。“我们会在评价后给企业出具劳动关系分析报告,就像‘体检’一样,让企业清楚自身在劳动关系方面的情况,可以‘对症下药’,提升企业人力资源水平。”

该体系设置57项细化指标,从“合规”与“和谐”两方面指标维度进行考察。其中,合规性指标考察企业制度及其运行过程合法性,减少劳动者对薪酬、社保、加班等问题的顾虑,保障劳动者基本合法权益。和谐性指标则是在合规性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企业关注员工需求,在互动性、激励性、关怀性、和谐性、公平性等维度考察员工和企业对本企业劳动关系氛围的评价。

据悉,评价体系将从今年起逐渐推广,将辖区内企业纳入评价体系中,动态掌握企业的劳动关系和谐指标,预计今年将有首批100家企业纳入测评管理。首批评价企业涵盖区内重点产业,兼顾规模以上企业与成长类企业,根据评价结果为企业评级。

建成237个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站 覆盖30余万职工

今年初,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办公室受理了一起劳资纠纷调解案件。某企业员工从国外被聘请回国工作,后来双方劳动关系解除,该员工急需用人单位配合办理一些手续,但一直没能得到妥善处理。经过工作站人员的沟通和努力,终于在3天后促使双方达成了一致的调解意见。

“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站是保障和谐劳动关系的基层阵地,也是化解劳动争议矛盾的前置平台。”成都高新区基层治理和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11年开始,成都高新区先行先试工作站模式,已设立各级、各类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站237个,数量居全市各区(市)县之首,覆盖域内职工30余万人。

“我们将从功能设计、人员培育等方面入手,对现有的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站进行升级,预计将有超200个工作站全面升级。”上述负责人介绍,今年成都高新区将实施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站“细胞工程”,通过新建工作站点、升级已有工作站、增强各级工作站联动,推进工作站体系建设。在新的工作站体系建设下,成都高新区将形成区级劳动行政部门、街道工作站、社区工作站、基层工作站的工作组织体系。

同时,成都高新区将针对不同区域特色,打造不同工作站模式,营造适合该辖区街道的、不同文化氛围的工作站。根据不同类型工作站的建站标准、运行模式和监管评估方法,形成工作站机制标准,打造一个组织架构完整、制度完善、权责分明、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站体系。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