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省林业工作暨党风廉政工作会议上获悉,2018年林业改革发展将完成营造林1000万亩,新增森林面积582万亩、森林蓄积18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0.8个百分点,实现林业总产值3600亿元,森林火灾受害率、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分别控制在1‰、3‰以内,涉林案件综合查处率85%以上。
2017年全省完成营造林1294万亩,同比增长16%;森林蓄积量达到18.6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8.03%;实现林业总产值3300亿元,同比增长8%;林业生态服务价值达到1.72万亿元。攀枝花、宜宾、巴中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一次性获批数量开全国历史先河。首批授予65个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2个省级森林小镇,新增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13个。
2017年林业工作各项成绩单
(一)绿化全川行动深入开展。全年完成人工造林724.4万亩,同比增长14%;义务植树1.38亿株。实施封山育林106.8万亩,抚育中幼林272.3万亩,改造低效林191万亩,乐山岷江大渡河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纳入全国首批试点。巩固前一轮退耕还林成果1336.4万亩,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48.8万亩,申报2018年任务39.41万亩。
(二)重点生态治理扎实推进。完成沙化土地治理和巩固成果35.1万亩,治理岩溶土地400平方公里。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工程启动实施,治理干旱河谷4.8万亩。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20个生态屏障重点县启动建设。省政府出台《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批建省级湿地公园7个,若尔盖、理塘等县启动了省级湿地生态补偿。
(三)林业脱贫攻坚积极有为。争取和统筹各类资金2.68亿元,为贫困群众提供生态护林员岗位5万余个,带动7.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对口帮扶的汶川县实现摘帽、卧龙特区贫困村全部退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考核。
(四)林业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基地达到2700万亩,“万亩林亿元钱”示范片超过100万亩,林下种植基地达到1100万亩,林下畜禽养殖突破3000万头(只)。人造板、竹浆造纸和木竹家具制造企稳回升,全年生产人造板800万立方米、木质家具600万件,加工转化率达到60%。全省创建森林体验基地2个,新增森林康养基地84处(其中国家级示范基地19家)。
(五)林业重点改革有序推进。成立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咨询委员会,编制完成体制试点实施方案(2017-2020)。
(六)依法管理力度切实加大。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全面完成,全省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启动建设。
(七)生态资源保护扎实有效。防灾减灾不断强化,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持续加强,防治面积679.61万亩,无公害防治率95.96%,产地检疫实现全覆盖。
(八)林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国家标准化林业站和整县林业站建设加快推进,65.6%的县设立基层林业站。(记者 武力 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