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市总规(2016-2035年)系列解读四:“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天府锦城

2018-03-01 22:14:25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月27日,《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以下简称总规)提交成都两会审议。未来的成都将是什么样子?规划中的天府绿道、天府锦城、龙泉山森林公园等重大项目将如何打造?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即日起为您带来总规系列解读。

天府锦城的新定位

天府锦城鸟瞰图(展板图)

根据总规,成都将发展“天府文化”,并将天府锦城定位为成都千年立城的历史文化源点,天府文化的传承展示区,“中优”的转型示范区,践行“城市双修”的重要区域和展现“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文商旅融合发展创新区。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天府锦城即两江环抱区域,包括皇城片区、少城片区及大城片区。

强调历史传承 三大片区主导功能各异

天府锦城强调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历史资源,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片区、历史型街巷、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进行全面系统的保护。同时,以“文创+”为发展导向,聚焦传媒影视、创意设计、现代时尚、音乐艺术、文体旅游、信息服务六大重点领域,规划文化体验、文化旅游、文创展演、时尚休闲、文化交往、现代服务六大产业,以文带旅、以旅兴商、以商促文,实现文商旅融合发展。

皇城效果示意图

皇城片区将打造为文创博览传承区,形成文化创意、商务金融的主导功能;少城片区将打造为旅游民俗体验区,形成文化旅游、非遗民俗、文博创意的主导功能;大城片区将打造为商业时尚休闲区,形成商业休闲、文化体验、时尚购物的主导功能。

三增三减 提升城市品质

少城效果示意图

天府锦城重点实施“三增三减”,即增加文化功能、开敞空间、新兴业态,减少居住人口、建筑总量、非核心功能,将腾挪的空间用来增加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小游园微绿地等公共开敞空间和文创街区、旅游服务等新型业态,从而推进有机更新,提升城市品质,最终实现将该区域从以居住、商业和行政为主要功能的传统中心城区转变为以天府文化为特质、以新型业态为载体、文商旅相融合的城市核心功能区。

天府锦城是成都天府文化的根脉和记忆,是落实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抓手,是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点,将有力助推“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建设,使天府文化更加彰显,文化自信得到增强,国际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使成都的历史城区别样精彩!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