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出炉 未来的成都是这样的!

2018-02-28 19:56:53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7日,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会上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送审稿)》(以下简称《规划》)的说明。

城市总体规划是落实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统筹各类空间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平台以及引领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行动纲领。根据《规划》,成都将坚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明确“三步走”发展目标

到2020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规划》明确,成都将实施“三步走”战略目标,到2020年,成都将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2035年,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全面建成泛欧泛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此外,成都规划到2035年市域总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以内,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847平方公里。

明确“五中心一枢纽”功能内涵

推动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全域布局

《规划》提出,成都将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金融中心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经济中心功能内涵是建设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和国家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城市。空间载体包括电子信息产业等六大主导产业核心区以及天府新区直管区服务业核心区等三大现代服务业核心区。

科技中心功能内涵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世界一流大学(学科)、一流研发平台与科研机构汇集高地,国际科技研发转化和技术扩散基地,国家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主要载体包括天府科学城、空港新城等四大科技创新核心区,以及环电子科大科技研发中心等多个科技研发中心。

文创中心功能内涵是建设蜀风雅韵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放包容的现代文明之城,具有国

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名城, 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之都。主要载体包括老城片区、天府新区直管区等“双核两带十九片”文化创意集群。

对外交往中心功能内涵是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际组织及外事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博览及会议会展中心,形成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和国际友好往来门户。主要载体包括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空港新城国际交往核心区等4个国际交往核心区和多个国际交往中心。

金融中心功能内涵是强化科技金融、消费金融、普惠金融,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五大核心功能。主要载体包括天府商务区等三个金融总部服务核心区。

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指坚持空铁并重、两港联动、多式联网,实施门户枢纽建设工程,强化口岸功能,发展流量经济,打造联通亚欧、畅达全球的枢纽体系。

优化市域空间结构

构建市域“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网络化空间结构

一心,即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将龙泉山提升为世界级品质城市绿心和国际化城市会客厅,主要承载生态保育、休闲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展示、高端服务以及对外交往等功能。

两翼,包括中心城区和东部城市新区。其中,中心城区范围扩大至11个市辖区以及高新区和天府新区直管区,构筑“双核、双轴、多点”的空间结构,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核心区。东部城市新区重点依托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国际空港新城,打造支撑中国内陆开放的新枢纽、引领航空枢纽经济的新极核、汇聚全球创新人才的新家园。

三轴,分别是南北城市中轴,东西城市轴线,龙泉山东侧新城发展轴

多中心,即在市域范围内形成28个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中心

实施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

构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五大功能区

《规划》明确,成都将实施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构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发展的五大功能区,优化功能品质,提升城市能级,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高起点规划东部区域,开辟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东部区域是都市功能新区,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

高水平发展南部区域,打造区域创新发展新引擎。南部区域是都市功能拓展区,是成都高新技术产业策源地,是天府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区。

高标准提升西部区域,探索城市绿色发展新模式。西部区域是都市现代农业和生态涵养功能区,包括全市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都江堰精华灌区,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区域。

高质量改造北部区域,增强区域一体功能新支撑。北部区域是都市功能优化区。加快国际铁路港能力建设,强化国际货运功能,打造国际铁路物流贸易中心和铁路门户枢纽。

高品质优化中部区域,开创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新路径。中部区域是都市功能优化区,是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主要承载区。

明确市域生态格局

构建市域“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生态安全格局

《规划》提出,要尊重自然生态敏感性、保护山水生态基底、延续河网水系格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各类保护功能区域。在市域内构建“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生态安全格局。

“两山”为龙门山和龙泉山,龙门山是成都市重要的生态屏障,龙泉山是成都市城市绿心。

“两环”为环城生态区和二绕生态环,重点是防止城镇圈层式粘连发展。

“两网”为岷江水系网和泡江水系网,是城乡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片”为联系各类生态斑块、防止城镇连片发展的生态绿隔区,主要依托都江堰精华灌区、城市通风廊道和生态绿楔,划定了“都彭生态区、崇温生态区、邛蒲生态区、龙青生态区、天府生态区和金简生态区”等六片生态绿隔区。

成都的未来图景已经呈现在眼前,你期待吗?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家利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