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018年1月12日下午,四川大学召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推进大会,并发布了《四川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施方案》。《方案》确定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总体内容,即重点着力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一流拔尖人才培养、一流学科平台建设、一流科研创新体系、一流成果转化机制、一流华西医疗服务、一流校地合作体制、一流国际合作交流、一流文化传承创新、一流环境条件保障等“十个一流”建设,支撑学校整体水平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从而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布局“4+1”学科体系建设
激励优势特色学科争第一
按照优势特色学科、交叉领先学科、前沿探索学科、面向未来学科四大类。四川大学将重点建设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区域历史与边疆学、数学与信息科学技术、化学与绿色化工、诱导组织再生主导的生物医学工程、先进高分子为特色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深地岩体力学与地下水利工程、先进轻工技术与环境保护、以生物治疗为主导的前沿基础医学与创新药物学、以精准医疗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与护理学、口腔医学、管理科学与国家治理共12个一流学科(群)。
同时,为了抢占国际新学科方向和领域的先机,学校拟超前部署一批聚焦未来新领域的学科,力争使其成为若干新领域的开拓者。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量子科学与新型外场下的物理学、资源生物学与高原生态、电磁辐射科学与传输技术、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环境与火安全材料化学与工程、智慧生态型新一代电气工程、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绿色磷化工前沿技术、智能空天信息与先进装备、基于加速器的核技术及应用、应激医学引领的特种医学、综合灾害科学与管理、人工智能、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医学大数据、老年康养医学、灾难医学、深地医学、健康食品科学评价体系研究等19个学科(群)。
设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
制定华西医学“1+3+N”建设行动纲领
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管理体制上,四川大学设立 “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聘任首席科学家全面负责学科建设管理,并签订目标责任书、接受国家和学校的考核评估。当天的推进大会上,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逐一为重点建设学科(群)和超前部署学科的首席科学家们颁发了聘书,并与重点建设学科(群)和超前部署学科的首席科学家们签署了《一流学科建设目标责任书》。
同时,为确保落实落细落小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责任,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国逐一与各学院签署了任期目标责任书。随后,重点建设学科“以生物治疗为主导的前沿基础医学与创新药物学”的首席科学家魏于全院士,代表全体首席科学家在大会上发言,表达了首席科学家们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带领学科领跑世界前沿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四川大学在制定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施工图”过程中,根据十九大“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发挥华西医学学科优势特色,专门制定了华西医学整体迈入世界一流的“1+3+N”建设行动纲领(“1”即华西医学整体迈入世界一流;“3”即三个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华西符号”的一流医学学科,即生物治疗为主导的前沿基础医学与创新药物学、以精准医疗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与护理学、口腔医学;“N”即超前部署的具有华西交叉学科特色的学科群),同时瞄准世界医学前沿、国内民生需求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要求,重点打造“健康食品科学评价体系研究平台”、“医学大数据研发平台”、“老年康养医学平台”、“灾害医学平台”、“深地医学平台”等五个超前部署“医学大健康”校级平台。推进大会上,王建国、李言荣还共同为五个医学大健康中心授牌。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圆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