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招乡用、县管校用? 岗位与编制分离管理已在四川铺开试行!

2018-01-11 21:19:27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月11日,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四川机构编制工作“1+8”政策体系新闻发布上,四川省委、省政府近日出台的机构编制工作“1+8”政策体系正式亮相。《关于在部分行业实行岗位与编制适度分离管理的办法(试行)》正是该政策体系中的8项细化办法之一。

“长期以来,我省许多边远地县一级事业编制空编问题突出。无人看病、无人送技术的现象严重困扰着基层。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在就医、就学上亟待帮助,基层对医疗、教育人才、科技的需求很大。”省委编办副主任张健说,“实施‘岗编适度分离‘正是顺应基层需求、回应基层呼唤,引导县以上相关教育、卫生、农技等展现的优质人才到基层。”

省委编办副主任张健

那么,岗位与编制适度分离管理意味着什么?针对哪些行业执行呢?

根据中共四川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在2017年11月23日印发的《关于在部分行业实行岗位与编制适度分离管理的办法(试行)》,岗位与编制适度分离管理(简称岗编适度分离)核心是乡镇原有事业编制一个不减,一个不上收,同时通过人才下沉增强基层力量,保证基层工作力量只增不减。

重点是在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部分基层行业,通过岗编适度分离和相应激励,充分利用县级以上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和人才资源相对富集优势,把县上更多的干部和人才引导下去,新招的事业人员实行县招乡用,解决边远乡村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和空编较多的问题。

该分离管理办法适用于哪些行业和人群?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梳理发现,根据试行管理办法规定:

将推动基层教育、卫生、农技畜牧等事业单位实行战

编适度分离:

(一)基层教育、卫生、农技畜牧等事业单位的中小学教工、乡镇医务人员和农技畜牧人员的事业编制,由县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后,县级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和基层单位工作需要使用。

(二)中小学实行“县管校用”,由教育主管部门结合各中小学规模以及教职工需求,将教职工岗位分配落实到各中小学,并注意向艰苦边远学校倾斜。基层卫生、农技畜牧等由业务主管部门把岗位分配落实到基层单位。

(三)县级主管部门可结合实际情况,对基层岗位和人员在全县(市、区)范围内实行动态管理,调剂使用,并重点向工作任务重、改革力度强、维稳压力大的乡镇,特别是经济发达镇倾斜。

县级政法部门所属的乡镇派出所、检察室、法庭、司法所等基层单位,可由县级各政法主管部门根据基层所(庭、室)的工作任务在本级政法编制总量内统筹调剂使用警力,并逐步达到干警配备规定标准。

国家级和重点省级产业园区引进产业领军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实行编制由省级机构编制部门统一核定和管理、岗位设在园区的管理方式,由园区定向申报,实行专编专用,实名制管理,逐步打破身份、级别、地域界限,形成引进入才、留住人才新机制。

推动省市县各级科研院所、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支持基层和一线单位,内地中小学教师支持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中小学,编制和行政关系等仍在原事业单位,为急需专
业技术人员支持的地方设置特殊岗位,实行服务年限制度,一般为一年以上,服务期内由岗位所在单位管理和考核。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一线警力及产业园区高级人才长期服务基层,时间年限由主管部门综合其业绩和工作实际决定。在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方面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相关规定予以支持。

张健在会上介绍,开展“岗编适度分离”是经过基层长期实践、长期探索和机构编制部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认真研究后作出的决策。至目前,工作在四川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实习记者 曹韵萌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