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绵阳实现地灾防治连续七年"零伤亡"

2018-01-11 11:17:32   中国绵阳新闻网

10日,记者从市国土资源局获悉,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绵阳市高度重视,发扬持续奋战精神,不断创新方法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努力做到“监测严密、预警及时、处置高效、救援迅速、救助到位、政策健全、保障有力”,实现了地灾防治连续七年“零伤亡”目标。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断裂带中部,属于四川省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之一。据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境内发育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888处,其中滑坡1037处、崩塌241处、泥石流295处,威胁人口约33.7万人,威胁财产约22.6亿元,现有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3处,大型地质灾害隐患7处。

据介绍,截至2017年底,绵阳市已经实现地灾防治连续七年“零伤亡”目标。该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绵阳市始终把地灾防治工作作为“生命工程”,充分利用中国科技城的技术、人才、资源优势,着力强化“科技是地灾防治第一手段”的新思维,强化“技防”新支点。

在应用人才支撑方面,目前,绵阳市现有的14所高等院校中,设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环境资源类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点学位授权点,3所本科院校开设环境与资源专业,培养了数万名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有效满足了绵阳市地灾防治领域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同时,绵阳市建有“国土资源研究中心”以及9个基础实验室,专门负责抗震强化技术、新型观测技术、灾害危险性预测技术及预测网络的构建、传递和发布等技术研发,有力提供了地理信息分析研发场所,实现了地灾防治科研实力保障。此外,绵阳市还充分利用无人机、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互联网、导航定位和移动信息终端等手段,提高隐患排查、信息上报、远程会商和应急保障能力。(记者 赵烨)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