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最新抽检不合格食品曝光 这几批次的饮用水别再喝了!

2017-12-28 15:43:16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今(28)日,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最新一期抽检结果,在近期组织对饮料、速冻食品、薯类及膨化食品、糖果食品、食用农产品、酒类、特殊膳食食品等7个食品大类共计552批次样品的抽检中,发现不合格样品16批次。

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

(点击图片放大)

目前,省食药监局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已责令生产经营者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开展核查处置,责令违法生产经营者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彻查问题原因并全面整改。

此外,省食药监局提示消费者,如在市场上发现或购买到本次公布信息中所涉不合格产品时,请拨打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12331反映。

【部分不合格项目小知识】

一、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的细菌之一,常存在于潮湿的环境,如土壤、水、空气中,该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等特定条件下可致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一是原料水体受到感染;二是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杀菌不彻底,从业人员未经消毒的手直接与饮用水或容器内壁接触;三是包装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

二、孔雀石绿

孔雀石绿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属于三苯甲烷型的绿色染料。孔雀石绿是有毒的三苯甲烷类化学物,既是染料,也是杀真菌、杀细菌、杀寄生虫的药物,长期超量使用可致癌,无公害水产养殖领域国家明令禁止添加。

三、五氯酚酸钠

五氯酚酸钠属于有机氯农药,是氯代烃类杀虫剂和杀真菌剂。《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中规定,五氯酚酸钠为禁止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五氯酚酸钠能抑制生物代谢过程中氧化磷酸化作用,会造成人体的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四、铅

铅是一种慢性、积累性毒物,也是一种重金属。食品中铅含量超标可能是生产企业对原料把关不严,使用了铅含量超标的原料,或存在污染物从生产设备迁移入食品的可能。人体若长期大量摄入铅含量超标的食品,铅会蓄积在体内,可能影响神经系统、智力发育等。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家利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