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7日上午,2017年全国台协会长座谈会暨“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授牌仪式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继今年9月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在广西挂牌之后,四川也成为全国第二个设立“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的省份。
设立“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 开启川台产业合作新征程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经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商务部共同批准,同意在四川省设立“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简称“合作区”),包括三个产业园区,即:成都产业园、德阳产业园、眉山产业园。
会上,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向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邓小刚授牌“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国台办经济局、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商务部港澳台司负责人分别向成都市、德阳市、眉山市负责人授牌“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成都产业园”、“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德阳产业园”、“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眉山产业园”。
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在会上表示,四川将切实秉承“两岸一家亲”理念,与台湾同胞共享大陆改革发展机遇,进一步拓展产业等领域合作,深化人文交流,共同推动两地合作走向深层次、迈向高水平。将从增强要素配置,强化政策支持和优化政务环境等方面入手,努力将合作区建设成为台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两岸产业深度合作示范平台和台资企业聚焦发展的优质载体。
充分发挥四川资源优势 为合作区不断注入新活力
会上,四川省台办分别与国家发展银行四川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四川分行签订《支持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两家银行将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融资优势,以企业和项目为合作纽带,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发展和台资企业入驻合作区提供支持,创造良好投融资环境。
记者从四川省台办了解到,四川是大陆西部台资企业最多、投资额最大、拥有涉台园区最多的省份,截至2017年底,在川台资企业累计1979家,项目投资总额185.17亿美元,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219家。
据了解在川台资企业已形成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建筑建材、百货商贸4个优势产业集群,金融、旅游、文创等现代服务业和有机生态观光等现代农业合作成快速发展态势。
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设立必将为台资企业在川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合作区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创新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将其建设成为台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先试区,两岸产业合作转型升级的示范区,两岸企业深度合作的重要载体,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模式创新的示范平台,承接东部台资企业产业转移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