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年人才驿站为“蓉漂”们提供了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图为来自云南的大学毕业生梁永兰(左)在青年人才驿站办理入住手续。 图据新华社
上周,一场以“汇天下英才、创世界一流”为主题的全球青年学者论坛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289所顶尖名校和研究机构的1025名优秀青年学者聚首蓉城。
“我们诚挚邀请、热忱欢迎各位青年才俊来成都、来川大施展才华、筑梦圆梦!”论坛上,成都市和四川大学一起向全球青年学者发出了邀请:来成都、来川大,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 人才汇聚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成都是机遇叠加的国家中心城市;是天下英才的向往汇聚之地;是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是闻名天下的闲适生活之地。今天的成都,代表国家形象,肩负国家使命,现代产业体系日益健全、发展机遇叠加释放,创业环境更加优越,创新氛围更加浓厚。我们诚挚邀请、热忱欢迎各位青年才俊来成都、来川大施展才华、筑梦圆梦,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论坛上,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向全球青年学者进行了城市推介。
向全球优秀青年学者发出这样的邀请,成都是有底气的。
一座城市的生命力更多取决于年轻人。当前,成都正积极践行“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动“蓉漂”成为新的时代风尚。
不断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是有力保障。继连续两年以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出台“人才新政十条”“成都人才36条”后,今年成都市又出台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提出了成都历年来含金量最高、惠及面最广、支持力度最大、针对性最强的12条具体措施。政策实施以来,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30个地区,超过10万名全日制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来蓉就业创业。新落户人才呈现出年轻化、来源广等特点,人才“质”“量”均有所提升,凸显了“人才新政”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蓉漂”正成为时代风尚。
成都不断强化人才激励扶持,全面升级“蓉漂计划”,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际顶尖人才(团队)来蓉创新创业的,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对“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等来蓉创新创业的,给予最高300万元资金资助。
在人才服务保障上,成都为急需紧缺人才发放“蓉城人才绿卡”,着力于解决人才服务碎片化问题,打造一张“蓉漂”专属的“荣誉卡”和“服务卡”。“蓉城人才绿卡”围绕政务服务、创新创业服务、商务服务和生活服务四大板块,分层分类提供住房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创业扶持等共24项服务保障,通过差异化、精准化的增值服务,提高人才的获得感和荣誉感。下一步,成都还将不断优化“蓉城人才绿卡”服务体系,整合更多公共服务资源,探索将市区两级网上人才服务体系整合到“蓉城人才绿卡”线上服务系统,让“蓉漂”专家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一卡在手、畅行蓉城”。成都建设30万套人才公寓,符合条件的急需紧缺人才租住满5年按其贡献可以不高于入住时市场价格购买该公寓。为境外高校外籍学生来蓉实习提供实习签证,激发外籍青年人才来蓉创新创业热情。通过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全市已拥有各类人才460多万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33人,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672人、顶尖团队55个;“蓉漂计划”专家463人、顶尖团队47个。成都正成为国际一流的人才汇聚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感受城市对人才更强大的感召力--
高端人才有意成都 “蓉漂”正成为时代风尚
成都市和四川大学向全球青年学者发出来蓉实现人生价值的诚挚邀请,也得到了在场青年精英们的积极响应。
在主论坛上,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副研究员赖颖博士分享了自己期望回到成都、加入川大的愿望和心路历程。“在外漂泊已久,我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到祖国,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分力。为祖国的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们所有青年学者共同的梦想。”赖颖表示,来到成都、来到川大后,第一印象是成都这座城市充满活力,四川大学校园环境非常优雅,科研氛围非常严谨。“地处‘天府之国‘的四川大学,是我国历史悠久且享有崇高学术声誉的著名大学,对于我们青年学者来说,能够加入这样实力雄厚的团队,可以说是非常理想的事业起步平台。”
“这几年的成都速度、川大速度正在赶超很多东部的城市和高校。我们了解到,成都的‘人才新政‘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蓉漂‘正成为时代风尚。如果说,在回来之前还有所顾虑的话,这次论坛坚定了我想来到成都、加盟川大的决心。我想回国,来成都,来川大,一定没错!”高兵博士还向全场青年学者发起倡议,他提议所有参加论坛的学者,把这几天对成都和川大的印象、感受、体验等,实事求是地分享到朋友圈,把关于成都和川大的声音和讯息带回去,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更多人了解成都这座城市,了解川大这所学校,让更多的人来这里干事创业,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来自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程冲博士和来自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李爽博士作为夫妻拍档一同来参加论坛,他们打算回到川大,定居成都。程冲2015年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他说自己最喜欢川大良好的学术传统以及极具包容性的科研氛围,“导师们总是支持我们积极去开创和探索新兴领域,并不约束我们的创造力。在川大每天都能学到新的东西,都能碰撞出新的思想和理念。”程冲希望能尽快有机会回到成都发展,在川大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川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出一分力。
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的助理教授陈思远表示自己很荣幸能来到成都,参加此次四川大学全球青年学者论坛。“通过这次论坛,我感受到了城市的魅力和学校的热情关心。成都是一座创新创业活跃的城市,川大是一流的学校,这是完美的结合。成都近期出台的一系列人才新政,非常具有吸引力。”
“早已听说成都对人才的激励扶持力度非常大,其中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际顶尖人才(团队)来蓉创新创业的,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来自美国哈佛大学顶尖研究中心的郭俊凌研究员曾在川大攻读硕士研究生。他表示,非常喜欢成都这座城市,这次参加论坛回到成都、回到母校,感受到了城市对人才更强大的感召力,也看到母校蒸蒸日上,“希望能够回归成都、回归母校,在这座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城市一起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成都日报 侯初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