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曝光18批次不合格食品 多款菜籽油、味精、酱油上榜

2017-12-21 16:04:44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今(21)日,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最新一期抽检结果,在近期组织对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食品添加剂、冷冻饮品、糕点等8个食品大类共计561批次样品的抽检中,发现不合格样品18批次。

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

(点击图片放大)

目前,省食药监局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已责令生产经营者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开展核查处置,责令违法生产经营者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彻查问题原因并全面整改。

此外,省食药监局提示消费者,如在市场上发现或购买到本次公布信息中所涉不合格产品时,请拨打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12331反映。

【部分不合格项目小知识】

一、酸值

酸值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败的程度。造成酸值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食品生产者原料采购上把关不严,油脂加工工艺不达标;产品储藏条件不当,特别是在环境温度较高时,易导致食品中油脂的氧化酸败。《亚麻籽油》(GB/T 8235-2008)中规定,压榨成品亚麻籽油的酸值(以KOH计)限值分别为≤1.0mg/g(一级)、≤3.0mg/g(二级);浸出成品亚麻籽油的酸值(以KOH计)限值分别为≤0.2mg/g(一级)、≤0.3mg/g(二级)、≤1.0mg/g(三级)、≤3.0mg/g(四级)。油脂酸败产生的醛酮类等化合物长期摄入会对健康有一定影响,但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可以辨别出油脂酸败特有的哈喇等异味,需避免食用。

二、过氧化值

过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变质。随着油脂氧化,过氧化值会逐步升高,虽一般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损害,但严重时会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过氧化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用油已经变质,或者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导致油脂酸败;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经氧化,原料储存不当,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终产品油脂氧化。

三、砷

As,即砷,俗称砒,是一种类金属元素。砷元素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砷与其化合物被运用在农药、除草剂、杀虫剂,与许多种的合金中。其化合物三氧化二砷被称为砒霜,是种毒性很强的物质。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砷和无机砷化合物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四、氨基酸态氮

氨基酸态氮亦称氨基氮,由制造酱油的原料(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中的蛋白质水解产生,是酱油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作为酱油这个调味品鲜味的主要来源,氨基酸态氮是区分酿造酱油与勾兑酱油,展示酱油质量的重要指标。酿造酱油通过看其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可区别其等级,该指标越高,说明酱油中的氨基酸含量越高,鲜味越好。该指标不达标,主要是由于生产工艺不符合标准要求,产品配方缺陷或者是产品与已制定指标不匹配等原因造成的。

五、苯甲酸

苯甲酸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保鲜剂,对霉菌、酵母和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苯甲酸的安全性较高,少量苯甲酸对人体无毒害,可随尿液排出体外,在人体内不会蓄积;若长期过量食入苯甲酸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肝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六、酸价

酸价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败程度。油脂酸败产生的醛、酮类化合物长期摄入会对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GB 19300-2014)中规定,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酸价不得超过3 mg/g。一般情况下,酸价超标的炒货食品,消费者在食用过程中能明显辨别出哈喇等异味,需避免食用。造成酸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原料采购上把关不严、生产工艺不达标、产品储藏条件不当,特别是存贮温度较高时易导致食品中的脂肪氧化酸败。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家利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